行車過程中影響駕駛員安全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隨著社會的發展,運營車輛的增多,車輛行駛安全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個體的心理活動是客觀現實在人腦中的反映,心理學是探索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通過研究人們的認識、情感、意志等心理過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性,來指導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與三個方面的因素有關,即:人的因素;車輛因素及路況因素。當這三個方面的因素失去平衡時,就有町能發生交通事故。這三個因素中,駕駛員的駕車技巧及心理閡素同等重要。汽車能否在路上安全行駛,與駕駛員的心理素質密切相關。在車輛行駛中,駕駛員良好穩定的心理素質,對確保安全行車具有重要意義。
1、駕駛員的心理過程
駕駛員在運輸作業中,通過視、聽覺輸入的信息,然后中樞神經系統根據這些信息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假定駕駛員正在駕駛過程中,聽到后方車輛發出超車信號時,此時駕駛員首先要查看自己駕駛車輛的行駛速度、前方交通狀態、路況以及行人等情況。綜合分析后當確定有讓車條件時,就開始減速,逐漸靠右邊行駛,并發出信號讓后車超越。這一信息的感知、大腦發出指令、進行處理及反應過程中,駕駛員處于整個過程的中心地位。若駕駛員反應迅速,信息處理及時、準確,采取措施(如減速慢行及靠右讓車)得當,則讓車成功。因此,駕駛員的機智、果斷對駕駛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2、常見的不良心理因素對安全行車的影響
2.1僥幸心理這種心理易使駕駛員猶豫不決判斷失誤,如后邊有人超車,駕駛員抱著僥幸心理儀靠右而不減速,必然造成前后車并行時間延長,如果道路條件較差則是非常危險的,容易引起刮擦甚至碰撞事故,導致嚴重后果。
2.2緊張心理駕齡短及駕駛經驗不夠豐富、技術生疏,駕駛員容易產生緊張心理。如遇到緊急情況,本該點剎車,減速行駛,由于情緒不穩過分緊張,不知該減速還是該轉方向,以至于手忙腳亂顛倒操作順序,出現嚴重后果。有些駕齡長的駕駛員在遇到突發事件也會有緊張情緒。緊張情緒易造成操作失控,從而危害行車安全。
2.3賭氣心理這種心理活動受到外界的不良應激而產生,如因工作或生活中受到傷害、委屈、不良應激或與同事領導發生矛盾,個體易產生憂郁、焦慮或憤怒情緒,心理及情緒不穩定,從而產生賭氣心理。這種心理活動,會大大增加不安全因素,從而危害行車安全。
2.4麻痹心理駕駛員有長的駕齡及一定的行車經驗與技術時,容易產生麻痹情緒,從而易放松職業的責任感,對必要的安全規則、行車規定、檢修制度產生大意。如有的駕駛員過分自信自己的駕駛技術,忽略了安全行車規律,武斷的認為對方會主動避讓等,極易發生行車事故,危害行車安全。
3、駕駛員的健康心理培養及心理調節
駕駛員的經驗、技能,動機、態度及個性心理特征等都影響其駕駛行為,有些因素對某個駕駛員來講是比較穩定的。但對很多駕駛員來講是變化的。如駕駛員的經驗、技能、個性心理特征等是相當穩定的因素。而其動機、態度、即時情緒變化等不僅每個駕駛員不同,而且一個駕駛員在不同時間和不同環境條件下也會發生變化。所有這些因素都影響著駕駛員接受信息,制定決策和控制車輛的能力。
影響事故發生的最初事件可能是人、車輛或道路環境的過失,或者是其中兩個或者三個因素配合不當造成的。事故的根源可能是駕駛員視覺錯誤(如視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或是由于霧、視區障礙引起的可見度低,或者是由于車輛設計不當造成盲區過多而引起。在這些情況中,駕駛員可能做出錯誤的判斷和反應,因而導致事故發生。因此,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如何保持沉著冷靜的心理狀態,做到安全行車,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3.1加強安全教育 認真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對駕駛員監督管理,做到警鐘長鳴,安全工作時刻牢記心中。從正反兩個方面,總結經驗和教訓,同時制定嚴格的安全獎懲制度,提高駕駛人員安全運行的自覺性。在車輛行駛中,遵守交通規則和操作規程,自覺堅持合理速度行駛,右側通行、各行其道、交叉路u減速、禮讓行人,寧停三分不搶一秒,不開賭氣車,不酒后和疲勞駕車。
3.2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健康的心理狀態對駕駛員而言非常重要,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要視行人如親人、關心和同情弱者,多為對方考慮,不損人利己。要善于反思,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
3.3心理要平衡心理平衡就是要保持良好的駕駛心理素質,要有平衡的心態,寬廣的胸懷。不以小事干擾自己的思緒,以平衡的心態對待周圍的一切,要有大度的氣量,從而控制不良的駕駛心理,和牢記職業責任覺。
3.4要集中注意力 駕駛過程中,注意力集中程度非常重要,它直接關系到反應是否快速以及操作行為的合理性。由于汽車運行的速度較快,險情處理的好壞往往取決于零點幾秒時間的操作是否恰當。這就要求駕駛人員必須提高注意力,以對外界突然出現的交通信息作出快速反應,并及時正確處理。要集中精力謹慎駕駛。嚴禁疲勞駕駛。駕駛員行車中不得撥打接昕手機、觀看電視。連續駕車不準超過4h。
總之,駕駛員駕駛心理的動態變化很大,對安全行車有很大的影響,這就要求駕駛員掌握駕駛心理過程,提高心理應變能力,善于調節心理變化,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操作行車工具,為行車安全提供保證。嚴防各類行車事故的發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