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員不良心理及預防措施
駕駛員行車時的心理活動與安全行車有著密切關系。部隊駕駛員大都是18歲到3O歲之間的年輕人,由于年齡結構及職業特點的影響,他們身上存在著一些影響車輛安全運行的不良心理。這些不良心理在單車駕駛員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據有關運輸部門統計,行車中因不良心理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整個交通事故的86%。可見,預防和克服駕駛員不良心理,對安全工作有重要意義,必須引起各級領導、車管干部及駕駛員的高度重視。
不良心理的種種表現根據深入調查研究,我們發現,目前在一些軍車駕駛員中,主要存在四種不良心理:
—逞強心理。
一是行車時爭強好勝,愛與人比高低,往往是不顧自己駕駛水平、車況和路況如何,盲目開快車,強行超車,一旦遇到緊急情況,便來不及采取措施,導致事故。二是遇到熟人或親朋好友乘車,心情就格外興奮,想“露一手”,不該快的開得飛快,把安全行車規定忘得一干二凈,往往容易肇事。三是遇到一些不愉快的情況時,容易賭氣。比如:超車時前車不讓;被人甩了方向;車被他人車擦掛或夜間行車對方不關遠光燈,等等,非要賭口氣不可。殊不知,“氣是事故根,十賭九喪命”。四是個別機關小車駕駛員,一旦換了新車或開上高檔車,就產生了驕傲感,頭腦容易發熱,隨時隨地想過把“飛車”癮。即使是在高速公路上,因超速行使而發生交通事故的情況并不鮮見。
——負重心理。
一是因家庭出現矛盾,發生不幸,或是本人入黨、考學、婚戀受挫,工作不順心、生活不如意等原
因,導致駕駛員思想負擔過重,情緒低落,思維遲鈍,往往是手握方向盤,思想開小差,事故也就在所難免。二是駕駛員因出私車或私自改變行車路線,怕被領導發現,因而趕時間、搶速度,往往是越怕出事越出事。三是遇到惡劣天氣,事不順心、車有故障、時間緊張等情況,心情煩躁,將不良情緒帶到工作中,駕車如飛,搶行搶超。無數事實證明,這種心理,是安全行車的大敵。
——麻痹心理、一是在熟悉的區域或路況較好的路段,往往放松了警惕,粗心大意,心不在焉,滿以為很有把握。殊不知,正是受這種心理的支配,不知釀出多少禍患。二是遇到會車,總把希望寄托在對方先慢、先停、先讓,自己卻占道行駛,不肯禮讓,結果是誰部不讓,誰都不慢,誰都不停,最后導致兩車相撞,損失慘重。三是遇有危險復雜路段、不良天候、車帶故障或酒后駕駛,本應該謹慎駕駛或改道而行,需要耐心等待或排除故障再行,卻心存僥幸,總認為發生事故只是極個別現象,不可能就這么巧攤到自己頭上,因而蠻干,結果導致事故:
——特權心理。自侍自己是軍人,開的是軍車,錯誤地認為交警管不了自己.地方車應讓著自己,因而開快車、闖紅燈,不該停車的地方停車,不該掉頭的地方掉頭,忽視交通規則,必然埋下事故隱患。
預防不良心理的措施
那么,怎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影響,確保車輛安全運行呢?我們認為,主要應抓好以下兒點:
一是加強相關法規制度的學習教育,增強駕駛員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只有認真學習安全行車方面的有關法規制度,嚴格按規定行車,才能有效控制車輛事故的發生。當前,要組織廣大駕駛員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總部的有關規定,切實增強駕駛員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
二是加強對駕駛員的日常管理,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嚴格的管理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證。要加強對駕駛員一日生活制度的管理,杜絕出私車問題的發生;要針對任務情況選準駕駛員,決不能讓那些有負重心理的同志背著思想包袱上路,努力通過有力的思想工作,把問題解決在出車之前;要定期不定期組織駕駛員進行車輛維護保養,確保車輛時刻處于完好狀態。
三是加強復雜地域、復雜條件下的適應性訓練,增強駕駛員安全行車的心理素質和駕駛技能。軍車駕駛員不但要具有完成一般性運輸任務的心理素質,而且要具備完成特殊條件下運輸任務的心理素質。因此,要加強各種條件下的駕駛訓練,進行復雜路段的駕駛。比如:通過高山峻嶺、城區鬧市、河流窄道、沙漠、高架橋等,進行在雨天、雪天、陰天、霧天、沙塵暴天等不良氣候條件下的訓練,進行在饑餓、高溫、嚴寒及戰火煙霧等艱苦條件下的駕駛訓練等。通過訓練,提高駕駛員的駕駛技能和心理適應能力。
四是加強軍營文化建設,培養駕駛員健康穩定的思想品質駕駛員在外執行運輸任務,要不停地觀察、判斷、反應,受外界的刺激比較大。要加強軍營文化工程建設,鍵全各種活動設施場所,并通過開展各種文化娛樂活動,調節駕駛員的緊張心理,盡快消除各種雜念,使其在娛樂活動中心情舒暢,精神放松,從而保持良好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