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駕駛員個性心理與安全行車
【摘要】每個汽車駕駛員的心理活動,既有共同性,也有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就是個性心理特征,包括性格、能力、氣質等,而人的心理活動的認識、情感、注意等也和個性心理特征緊密相聯,從而帶有個人特點。由于每個汽車駕駛員生理條件和社會實踐不同,其個性也隨之不同,不同的個性心理對安全行車會造成不同的影響。
一、駕駛員性格與安全行車的關系
性格是一個人對待事物的穩定的態度和與人之間相應的慣常的行為方式,如堅毅果斷、細心周到、認真負責、粗枝大葉、馬虎大意等。人們通常把性格特征按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分為相互聯系的三個方面。
1.對現實態度的性格特征。對現實的態度主要是對社會、集體、他人以及對自己等各方面的態度所構成的性格特征。如有的汽車駕駛員正直、熱愛集體、富有責任感,有的無理、粗暴,無視國家和他人利益,對待工作有的認真、負責、實干,有的不負責任、得過且過等。
2.性格的意志特征。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往往反映性格的意志特征。如有的汽車駕駛員自制力強,處事果斷,嚴守紀律,而有的表現急躁、粗心大意、處事馬虎等。
3.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現在處理問題上,有的汽車駕駛員細致、主動,并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長處和弱點,有的粗略、輕率、被動,過高或過低地估計自己。
上述性格特征對汽車駕駛員安全行駛有著直接影響。汽車駕駛員如果法紀觀念淡薄,輕視交通法規和社會道德規范,處事以我為中心,性格固執,情緒不穩定,易沖動,就容易在行車過程中出交通事故。反之,駕駛員法制觀念強,處事冷靜,遇變不慌,則有助于提高行車安全系數。作為汽車駕駛員,應該在實踐中不斷鍛煉和提高自己,努力形成優良的性格特征。
二、駕駛員氣質與安全行車的關系
氣質通常稱為脾氣或性情。氣質是在人的生理素質基礎上,受后天實踐的影響而形成的,也受到主觀世界和性格的控制,因此是可以改善和提高的。氣質分類的標準很多,從駕駛員這一職業角度來看,一般可分為四個類型:
1.興奮占優勢的類型。這一類型的汽車駕駛員,其行為特別熱情、主動、爽快、精力旺盛,但性情急躁、任性,缺乏耐心。這種類型的駕駛員在行車中如果看到交通標志和其他車輛和行人對自己行駛有阻礙時,心情會不愉快,或置之不理,或猛按喇叭,或賭氣,甚至失去正常判斷能力,很容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
2.靈活占優勢的類型。這一類型人的特點是敏捷而靈活,他們的感情直接表現在行動上,但這種感情不那么強烈,容易發生變化。其缺點是輕率、不穩定,工作馬虎,對行車安全也是不利的。
3.惰性占優勢的類型,這一類型的特點是安靜,動作比較遲緩,感情很少外露,具有內向型,這樣的汽車駕駛員比較沉著、冷靜,但缺乏生氣,反應遲鈍。在復雜交通情況下,常表現出猶豫不決,判斷措施不夠果斷,也容易成為不安全因素。
4.軟弱占優勢的類型。其行為特點是對外界刺激反應不激烈,有較大的忍受性和內向性。優點是細心,守紀律,但反應能力差,感情較脆弱,在突變情況下,應變能力較差,因此也有不利于行車安全的因素。上述氣質的類型只是一個大致的分類,筆者認為,純粹屬于哪一類型的人是極少的,多數人是兼有幾種類型的氣質。氣質類型并無好壞之分,但氣質和人的思想與性格有密切聯系。汽車駕駛員應當善于利用自己氣質的積極方面,抑制氣質的消極方面。因此了解自身氣質方面優點與不足,對于安全行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少汽車駕駛員盡管氣質不同,但都能達到百萬公里無事故的優秀成績,正說明了這一點。
三、駕駛員情感與安全行車的關系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所表現出的喜、怒、哀、愛、惡等心理現象。歡喜、愉快、滿意的使人感到舒適,駕駛時感受性提高,思維靈活,工作認真,對汽車駕駛中觀察和判斷有促進作用,動作敏捷性也得到提高,這是一種增力的情感。而憂愁、悲傷、憤怒、恐懼等情感,卻使駕駛員無精打采,缺少理智,感受性降低,影響對交通情況的觀察、判斷與思考,反應變慢,這是一種減力的情感。
人的情感可分為激情、應激和心境三種形態。激情是一種迅速強烈的爆發而時間短暫的情感。如生氣時大發雷霆,高興時手舞足蹈,恐懼時目瞪口呆等等,人處于激情狀態時,理智的分析能力和意識時行為的控制能力明顯減弱,許多事故就是在這種激情狀態下發生的。應激是在遇到是否及時、果斷、正確地處理險情,轉危為安,這取決于汽車駕駛員性格特征,知識經驗。心境是一種微弱而較持久的情感狀態,如心情不舒暢、煩躁,心情輕松、快活等等。
情感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高級社會性思維形態,也就是說,人的情感具有鮮明的社會性,是人對現實社會一切事物的美與丑,是與非的一種穩定性的主觀態度的表現。因此情感和人的思想、意識、道德觀及修養水平密切相關。所以良好情感的培養,主要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凡是從人民的利益、長遠利益和從大局出發。思前想后,“三思而行”,就可以控制情感的減力作用。
四、駕駛員注意與安全行駛的關系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某一特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指某一瞬間,心理活動有選擇地朝向某一特定事物,而離開其余事物。集中是指心理活動反映事物達到一定的清晰和完善的程度。注意本身不能獨立存在,而是和感知覺、記憶、想象、思維同時產生的并始終伴隨著心理過程進行的。人的注意可分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無意注意是沒有自覺目的,也不需要主觀努力的注意,主要是由事物的外部特別所引起的。例如,汽車駕駛員在行車中遇到路邊廣場上有一個公益事業大型活動在演出,無意中瞟了兩眼,等回過頭來時,突然一個小孩向左跑,就向右打方向,結果小孩卻向右跑,就在這一剎那間發生了事故。正如老駕們常說的:“安全行車幾十年,出事就在一瞬間;安全行車幾萬里,出事就在一兩米。”在行車途中,車外環境不斷變化,新鮮事、希奇事以及各種強烈的刺激很多,如果不加控制而使自己成了無意注意的奴隸,那是非常危險的。由于無意注意而引起駕駛員注意力分散而造成的交通事故是時有發生的,在駕駛室里寫上“請勿與司機談話”,其意也就在此。
有意注意是有預定目的的,必要時還要主觀努力地注意。主要是由于安全行車所必須的條件而引起的,其不一定強烈或新奇。例如,通過繁華街道,交通信號和交通標志,注意車與行人的動態,轉彎時注意對方來車等。這些都是有目的,有意識的注意。即使身體疲倦也要強迫自己注意,要求以一定的主觀努力去達到,否則就會發生交通事故。以上粗粗地談了性格、氣質、情感、注意與安全行車的關系。作為一名汽車駕駛員,要明確汽車駕駛工作的重要意義,必須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認識到安全行車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幸福,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活躍國民經濟,促進文化交流,在經濟社會建設中起到“先行官”的作用,而忽視安全,則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不幸,也給自己和家庭帶來不幸,使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的不可彌補的損失。要做到“馬達一響,集中思想,車輪一動,想到群眾”作為座佑銘。由于汽車駕駛員個人的心理素質、意志品德、個人性格特征,對于駕駛汽車進行交通活動時與行車安全有著直接因果關系,因此,加強自身修養和心理素質的鍛煉,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條件,提高汽車駕駛員個人的心理素質,提高其意志品德,改善其個人性格,對確保行車安全來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