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駕駛員職業道德與安全行車的關系
摘要:人們在一定的職業中應該遵守基本的道德規范。本文著重介紹駕駛員從事駕駛工作必須具備的道德觀念和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對交通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提出提升駕駛員職業道德的對策措施。
職業道德是人們在一定的職業中應該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駕駛員職業道德是從事駕駛工作必須具備的道德觀念和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是一般道德原則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表現。安全第一,防止事故,是駕駛員職業道德范疇的重要構成部分,這既是駕駛員自身的愿望,也是社會公眾對駕駛職業的要求。作為一名駕駛員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才能實現安全行車的美好愿望。
1、交通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發生事故的原因很多,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許多血淋淋的交通事故表明,駕駛員的主觀原因起主導作用。如何安全行駛,交通法律法規都有很全面、詳細的規定,如果我們每個駕駛員都能夠自覺遵章守法去行車,一般就不會發生交通事故。目前導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1超速行駛
開快車、趕時間,這是一般人都有的心理特點,希望充分發揮汽車的快速性能,所以在行車中,一味地求快,甚至以開快車引以為豪。關于速度,交通規則詳細規定速度要根據公路的等級、當時的氣候環境等特點適當掌握。開英雄車、開霸道車是不道德的行為,十次事故九次快,這是用血的代價換來的教訓。要養成“寧停三分、不搶一秒”的行車習慣。
1.2酒后駕車
是指不論飲量多少,只要飲用了含有酒精的酒,包括白酒、啤酒或果酒等,時間在八小時以內的,均為飲酒后。為什么酒后駕車容易出事呢?因為機動車是一種速度快、沖力大的交通工具,它要求駕駛員行車時,對于道路上瞬息萬變的交通情況,要在0.75秒內做出迅速的判斷,并采取恰當的技術措施,才能保證交通安全,飲酒后駕車導致的影響是:一是駕駛員會出現遠視,視物的立體感上發生誤差;二是反應時間要延遲二至三倍。所以,《道路交通法》中規定禁止酒后開車。作為駕駛人員是絕不能違反的。
1.3開故障車
出車前不認真檢查車輛,對所駕駛車輛的技術狀況心中無數。明知方向、制動等安全裝置有故障而不及時修理,抱著湊合一次的心理,這是沒有安全責任感的表現,開著這樣的事故車上路,是非常危險的,將對自己、對其它車輛及他人的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甚至會釀成車毀人亡的慘劇。
1.4嚴重超載
有些駕駛員或車主受經濟利益驅使,一切“向錢看”,車輛嚴重超員超載。這種行為不僅會縮短車輛壽命,造成路面損壞,降低車輛制動效能,還直接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往往會造成群死群傷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對社會危害極大。
2、交通事故與駕駛員職業道德的關系
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環境影響下,由于人、車、路、環境諸多要素配合失調引起的,其中人是主要因素。對車禍的分析表明,90%以上的事故責任在于駕駛人員的主觀因素,而因汽車和路的客觀因素等誘發的事故不足10%。因此只有從駕駛員自身做起,提高行駛中分析判斷的能力,提高駕駛技能,增強職業道德修養,才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駕駛員如果缺乏職業道德素養,交通事故的發生就會從偶然走向必然。駕駛員應當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并做好以下五條具體規范:(1)遵章守紀,安全行車。(2)文明駕駛,禮貌待人。(3)尊客愛貨,優質服務。(4)熱愛本職,鉆研技術。(5)見義勇為,揚善抑惡。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提高駕駛員的職業道德素養,規范自己的行為,并時刻牢記工作平凡、責任重大。要時刻防范事故的發生,就必須著力進行駕駛員職業道德的培養,以起到從源頭清淤疏通的作用。
3、提高駕駛員職業道德素養的主要措施
駕駛員的職業道德素養,關鍵要靠自己自覺去培養和養成。駕駛員克服自身存在的問題,提高自身職業道德素養,主要有以下幾種措施:
(1)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以和詣促發展”的重要思想。眾所周知,法以規為本,德以人為本。十六大之后提出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實際上也說明了,以德治國,以德治天下,天下才能長治久安這樣一個樸素而深刻的真理。用什么樣的思想、什么樣的行為來指導自己,就顯得尤為重要。駕駛員的工作是一種人命攸關的職業,因此,講究道德教育和道德培養顯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駕駛員要把培養自己的職業道德與“和詣促發展”的重要思想聯系起來。在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提倡和詣建設,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就是中國先進文化的具體體現。安全行車、預防事故代表了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以和詣促發展”的重要思想,把培養好自身的職業道德,提高到“以和詣促發展”的重要高度,不斷學習、不斷實踐。
(2)要樹立三個意識,即安全意識、服務意識、守法意識。一是安全意識。時刻牢記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是頭等大事,關系到社會的安定,也關系到他人和自己家庭的幸福,要做到行車安全就必須牢固樹立安全意識。二是服務意識。要熱愛本職工作,愛崗敬業。從某種角度講,駕駛員的工作就是服務性工作,需要講究服務意識,做到尊老愛幼,禮貌待人,寬以待人。三是守法意識。遵章守紀,安全行車。遵紀守法是每一個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的最起碼的職業品質,是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衡量一個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高低的尺度,就在于看其對紀律和法律的態度如何,遵守的程度如何。就是要學法、懂法、守法、用道路交通法規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自覺遵守道理交通管理法規,自覺接受交通管理部門的依法管理,這是駕駛員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安全行車的重要保證。
(3)要弘揚“三種精神”即敬業奉獻精神、見義勇為精神、救死扶傷精神。敬業精神:要有高度的責任感,任勞任怨,勤勤懇懇,認真負責地把工作做好。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駕駛操作技術及業務水平,及時養護車輛。正確處理好人、車、道三者的相互關系,能掌握交通特性,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氣候等條件帶來的不同交通特性的復雜情況作出合乎實際情況的判斷,做到遇事不慌,沉著處理。還要能夠及時鑒別機械故障所在,及時排除故障,保障行車安全。見義勇為精神:當今社會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穩定因素,違法犯罪現象時有發生,道路上的各類意外事故也經常可見。在這種時候,駕駛員就應當挺身而出,伸張正義,不畏強暴,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以保護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
安全。救死扶傷精神:發揚救死扶傷的精神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當遇到需要急救幫助的時候,我們應急群眾之所急,伸出援助之手。
總之,駕駛員職業道德與安全行車關系密切,因此,駕駛人員要注重自身修養,加強學習實踐,善于分辨是非美丑,不斷用駕駛員的職業道德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遵章守規,文明駕駛,真正做一名素質好、技術精良的合格駕駛員。
作者:唐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