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free性丝袜xxxxhd|天天色影视综合|91欧美精品午夜性色福利在线|精品日韩在线播放|香蕉中文网

淺論駕駛員行為差錯及其預防措施

文章出處:深圳市賽為安科技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2019-05-14

摘要:駕駛員的行為在道路交通系統———人、車、路、環境的整體可靠性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整個道路交通系統都是通過駕駛員這個子系統相互聯系起來的。因此,研究汽車駕駛員的行為差錯對整個道路交通系統的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引言


在人、車、路系統中,駕駛員與汽車相互結合,行駛在各種道路交通環境下,駕駛員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駕駛員這個子系統必須按系統目標的統一要求,完成所分擔的職能作用。為了獲得系統的最高效能,除了汽車的可靠性指標和道路的可靠性指標要符合規定的要求,更要求汽車駕駛員適應汽車的結構特點和道路交通的特點,準確可靠地操作,即駕駛員的操作可靠性指標也要高。所以,人、車、路系統的可靠度與人、車、路各子系統的可靠度密切相關,其關系表達式為:


RS=Rm×Rn×Rj


式中,RS為人車路系統的可靠度;Rm為車的可靠

度;Rn為路的可靠度;Rj為人的操作可靠度。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汽車的可靠度和道路的可靠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人機環境系統中可以近似地把它們看作常量。但對汽車駕駛員說,從本質上看,得到可靠性的改善是有限的,因為影響駕駛員因素眾多,而且這些因素又是常常變化的。有關統計數據表明,人為差錯在系統故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據參考文獻介紹,電子設備的故障大約有60~70%是由人引起的;在飛機和導彈系統中,由人引起的故障分別占故障的60%~70%和20%~30%,總故障的10%~15%是由人直接引起的。可見,駕駛員行為差錯預防是十分重要的。


2、不當的應力是產生行為差錯的重要誘因


應力(internalstress)是影響人的行為及其可靠性的一個重要因素。顯然,一個承受過重應力的人會有較高的可能性造成差錯。研究表明,人的工作效率與應力(或憂慮、緊張)之間有圖1所示的關系。


圖1人的工效與應力的關系

圖1人的工效與應力的關系


從圖1可以看出,應力不完全是一種消極因素。實際是,適度的應力會有助于把人的工效提高到最佳狀態。如果應力過輕,任務簡單而單調,反而使人覺得枯燥乏味,工作沒有意義而變得遲鈍,因而其工效不會達到最佳狀態;相反,若應力過重,超過中等應力(適度應力)情況下,將引起人的工效下降。引起工效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疲勞、憂慮、恐懼或其它心理上的壓力。圖中曲線分為兩個區域:在區域Ⅰ內,人的工效隨應力增加而提高;在區域Ⅱ內,人的工效隨應力增加而降低。


具體到汽車駕駛員,應力主要與其負荷有關。在超負荷情況下,工作要求超過了駕駛員滿足這些要求的能力,比如連續地長時間高速行駛,或在復雜道路交通條件下長時間連續行車,其差錯率會明顯增加。同樣,當在低負荷情況下工作時,駕駛員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比如,汽車的自動化程度很高,路面情況良好、路旁景觀過于單調,交通情況簡單,不需要動腦筋,駕駛員重復機械的動作,個人的專長和技能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其效率也不會高。


此外,應力還與駕駛員的職業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即與車內、車外環境緊密聯系,比如強烈的振動、高強度的噪聲、過高過低的溫度、強烈或昏暗的光線以及其它車輛對本車的影響等,都會引起駕駛員的應力變化。


3、駕駛員行為差錯分析與預測


駕駛員行為差錯是指駕駛員未能實現規定的操作(或實施了禁止的操作),可能導致中斷任務執行或引起人員傷亡和車物損失。


3.1駕駛員行為差錯的類型


駕駛員的行為差錯主要有:感知差錯、判斷決策差錯、動作差錯。其中感知錯誤是引起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致因研究發現,感知錯誤占總體事故的53.7%,判斷決策錯誤為37.2%,而操作錯誤及其他僅占9.1%。


3.1.1感知差錯比如駕駛視野不充分、夜間燈光照明程度不夠、障礙物(樹木、建筑物、其它車輛干擾、急彎、陡坡)的遮擋,以及不良天候等對駕駛員的感知形成的干擾。如果駕駛員不能克服這些干擾,或沒有及時發現,亦或根本沒有發現威脅行車安全的危險情況,就會出現感知差錯。同樣,由于駕駛員感覺機能的下降(如疲勞、飲酒、服藥、疾病等),引起注意力受到干擾,也會發生感知差錯。此外,由于長時間高速行駛,駕駛員的有效視野縮小,動態視力下降,也易出現感知差錯。


3.1.2判斷決策差錯它是對感知的信息判斷錯誤,進行了不恰當的處理。比如駕駛員缺乏必要的安全行車常識,積累的駕駛經驗不足等都容易造成判斷決策出現差錯。此外,判斷決策差錯還與駕駛員的自身生理、心理狀態以及安全態度等密切相關。


3.1.3動作差錯駕駛員操縱汽車的不當,容易造成動作差錯。比如由于受訓不夠、動作不規范造成的動作不到位或動作錯誤;安全意識較差、不按操作規程引起的動作盲目、隨意造成的動作差錯;或由于經驗不足、疲勞造成的在任務復雜、操作頻率增高的情況下動作不協調等,都會造成駕駛員動作差錯。


3.2駕駛員行為差錯概率估計


駕駛員差錯概率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操作的緊迫程度、單調性、不安全感、設備狀況、駕駛員的生理狀況、心理素質、教育、訓練程度以及社會影響和環境因素等。因此,具體地進行駕駛員可靠性分析非常復雜,一般要根據操作的內容、環境等因素進行修正,而且在決定這些修正系數時有很大的經驗性和主觀性。


駕駛員在執行任務時對每一個情況的處理,實際上都是對情況的識別(輸入)、判斷和行動(輸出)的過程,在這三個過程中都有發生差錯的可能性。因此就駕駛操作而言,其可靠度R為:


R=R1R2R3式中,R1為與輸入有關的可靠度,如聲音、光線、數字、形狀、顏色、符號或顯示器等信號傳入耳、眼等感覺器官;R2為與判斷有關的可靠度,如速度、距離、交通信號和各種情況輸入大腦,并進行判斷;R3為與輸出有關的可靠度,如根據判斷做出的反應。


由R可計算駕駛員的某一動作的差錯概率:

q=k(1-R)k=abcde式中,q為差錯概率;R為可靠度;k為修正系數;a為操作時間系數;b為操作頻率系數;c為危險狀況系數;d為生理、心理條件系數;e為環境條件系數。


3.3駕駛員差錯率的預測


駕駛員差錯率的預測方法,是用來分析駕駛員在系統運行過程中,采取必要的操作和措施時發生失誤的概率。通常的預測方法程序是:①調查被分析的人車路環境系統和操作程序;②研究駕駛員可能導致差錯的事件;③把整個操作程序分解成各個操作步驟和單個動作;④建立駕駛員的可靠性分析事件樹;⑤根據經驗或實驗得出每個動作的可靠度;⑥求出每個動作和各個操作步驟的可靠度,如果各個動作中事件相容,則按概率計算;⑦求出整個操作程序的不可靠度,即駕駛員的差錯概率。


4、駕駛員行為差錯的預防


針對駕駛員在駕駛操作中容易出現的行為差錯,其預防原則主要側重在兩個方面。


4.1要求駕駛員本人:必須樹立強烈的安全意識和法規意識,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養成良好的駕駛作風,保持最佳的生理、心理狀態;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使駕駛操作技能更加嫻熟、準確,按科學的方法處理各種道路條件和交通條件下的情況,只有這樣,行車安全才有保證。


4.2管理部門應當在教育、訓練、管理上不斷總結和摸索經驗。


4.2.1加強教育,全面提高駕駛員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按照自身的身體條件、道路交通狀況、車輛的技術條件、通行規律和操作規程操縱車輛。


4.2.2強化訓練從本質上講,駕駛車輛的活動是一種技能型行為,信息輸入與人的反應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耦合關系,不完全依賴于任務的復雜程度。這種行為的重要特點是,駕駛員本能地對信息進行反應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駕駛員的熟練程度和經驗。因此,重視對駕駛員技能的訓練至關重要,通過訓練,可以使駕駛員對處置方法和預防措施心中有數,縮短駕駛員的反應時間,避免判斷錯誤、緊張出錯。


4.2.3科學管理管理不單單是簡單的行政管理和技術管理,要從創建良好的硬件和軟件環境

上,努力為駕駛員營造和諧、愉悅的氛圍上去減少駕駛員的行為差錯;要采用一切手段使通行順暢,避免駕駛員無休止的等待,減少駕駛員的心理負荷,避免駕駛員產生不良心理;要關心駕駛員生理心理變化,更多地體現人文關懷,增加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理解與溝通,使管理更具效率。


5、結論


總之,在交通安全系統工程中,預防駕駛員行為差錯,提高其可靠性是一個系統問題。我們不但要在車輛結構設計上,道路交通條件的改善上提供最優條件,遵循有關人機工程的原則,顯著提高人的可靠性,而且要研究作為系統重要構成的駕駛員,在各種客觀環境條件下,能最可靠和最易發揮其最大限度的功能作用。不但要在駕駛員的選擇和培訓這個源頭上把好關,而且要對駕駛員的安全指導上提供最多的關心,還要為駕駛員創造和諧、穩定的環境條件,才能有效地避免駕駛員承受過多的應力,以確保駕駛員全方位、全時段、全過程的行車安全。

相關閱讀:

1、影響駕駛員的五種心理

2、學習防御性駕駛培訓后對駕駛員心理有怎樣的影響

3、駕駛員決策風格與駕駛風格之間的關系淺析


400-902-2878400-902-2878
企業郵箱mail@safewaychina.com
在線咨詢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