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駕駛5大核心技能
防御性駕駛5大核心技能
1 放眼遠方
2 洞悉四周
3 視線移動
4 留有余地
5 引人注意
1、放眼遠方
綠色區域:前方15-120秒鐘后將要到達的區域,有充足的時間調整自己的駕駛行為,主動避免事故
黃色區域:前方6-15秒時間內到達的區域,觀察潛在危險的區域危險可以識別,及時采取行動可能避免事故
紅色區域:前方1-6秒時間內到達的區域,必須采取行動的區域,危險很難提早識別,往往都會發生碰撞
1.1 放眼遠方案例(1)
1.2 放眼遠方案例(2)
1.3 放眼遠方案例(正確的案例)
1.4 本章小結
駕駛的時候要盡可能的放眼遠方,看到15秒以后到達的地方??梢蕴崆鞍l現風險,提早選擇躲避路線。
放眼遠方可以有效的避免追尾事故。
放眼遠方即可以看到遠處,也可以用余光看到近處的風險。如果只盯著近處看,將不能發現遠方的風險。
駕駛的時候不要只看眼前的一小段距離。
2、洞悉四周
放眼遠方要求我們看的遠。
洞悉四周要求我們看的全。
一般駕駛員,只關注前方180°的情況
根據統計:50%的事故來自于后方及側后方。
防御性的駕駛員要觀察360°的情況。
2.1 洞悉四周 – 不僅要看前方,還要觀察后面情況
防止被追尾,避免被動卷入事故。
2.2 洞悉四周 – 要有清晰寬廣的畫面
2.3 洞悉四周 – 外部盲區
2.4 洞悉四周 – 車輛的盲區
2.5 洞悉四周 – A柱盲區
2.6 洞悉四周 – 右側盲區
2.7 洞悉四周 – 側后方盲區
2.8 洞悉四周 – 正確的變換車道
正確的變換車道:
1、觀察變道側后視鏡和中間后視鏡,并檢查盲區(扭頭動作),確保安全
2、然后打轉向燈(2-3秒),再次檢查后視鏡,選擇合適時機
3、緩打方向,并以現有速度或輕微加速變道
4、轉向燈保持2-3秒后再關閉,調節合適的速度在新的車流中。
2.8 洞悉四周 – 在路口不正確的觀察、預判
2.9 洞悉四周 – 在路口正確的觀察
觀察好周邊路面情況
綠燈亮時緩慢起步
每次起步執行-左右左中
心中默數“1、2、3 出發”
慢進快出“十字路口”
在“T字路口”反復觀察
2.10 洞悉四周小結
不要跟在大型車輛后面,拉開距離或變換車道,獲得更大的視野。
不僅看前方,還要留意后方車輛,留意后方大型車輛。
對外部盲區保持警惕,左轉注意A柱盲區,變換車道注意兩側盲區
不要在其他車輛的盲區內行駛。
在路口進行左右左的反復觀察,綠燈亮后緩慢起步。
3、視線移動
放眼遠方要求我們看的遠。
洞悉四周要求我們看的全。
視線移動要求我們保持目光的移動。
特別注意:
要5-8秒查看后視鏡。
掃視前方、兩側及后方。
不要凝視超過2秒。
3.1 視線移動 – 外圍視野與中心視野
3.2 視線移動 – 掃視前方、不斷變換視野
掃視前方、避免眼睛盯著一個方向超過2秒
每5-8秒檢查一次左、中、右后視鏡
3.4 視線移動 – 不關注與駕駛無關的事物
3.5 視線移動 – 推薦的做法
3.6 視線移動小結
不要盯著一個方向,要掃視路面的所有情況。
不要只看前方,5-8秒掃視三面后視鏡及儀表。
不要盯著一個目標超過2秒,否則會與前方發生碰撞。
不要盯著與駕駛無關的事物。
4、留有余地
我們講解了防御性駕駛的前三個核心技巧,都與觀察相關:
這一章節講述第4個技巧,留有余地。
關于安全行車的:位置和安全空間。
4.1 留有余地 – 不要在車流中連續變道和穿行
4.1 留有余地 – 不要在大型車輛之間行駛
4.2 留有余地 – 正確的行駛位置
4.3 留有余地 – 跟車過近
留有余地 – 跟車過近
留有余地 – 跟車過近
4.4 留有余地 – 安全空間 – 與前車的安全距離
停車距離包括:
反應距離--識別、思考并行動
剎車距離--踩剎車
反應距離+剎車距離=停車距離
4.4 留有余地 – 安全空間 – 與前車的安全距離
您的反應時間是多久?
您的反應時間是多久? - - 1至2秒
各組平均應急剎車反應時間(s) | |||||
專心駕駛 | 聽廣播或音樂 | 和乘客交談 | 撥打或接聽免提電話 | 撥打或接聽手提電話 | |
青年組 | 1.278 | 1.316 | 1.470 | 1.572 | 1.585 |
中年組 | 1.218 | 1.279 | 1.499 | 1.657 | 1.681 |
老年組 | 1.317 | 1.453 | 2.248 | 2.673 | 2.714 |
踩剎車至停穩的時間:3秒 (時速100KM/h)
4.4 留有余地 – 安全空間 – 與前車的安全距離
理想狀況下
1秒鐘的思考和反應時間
2至3秒的踩剎車到停下的時間
6米輕型車輛: 1+3=4秒
11米重型車輛: 1+5=6秒
18米重型車輛: 1+ 7=8秒
美國各州的駕駛手冊就都給出了數據, 比如汽車最多的加州(三千七百萬輛),就給出了“三秒距離”, 華盛頓州人口少些, 車輛也少得多(四百萬輛), 車與車之間的道路空間有條件相對大些, 就給出了更加安全的“四秒距離” ;車速100km/小時,平均每秒28米,4秒就為112米。
4.5 留有余地 – 安全空間 – 路口的安全距離
4.5 留有余地 – 安全空間 – 路口的安全距離
4.6 留有余地 – 安全空間 – 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的方法
4.7 留有余地小結
不要在大型車輛之間行駛,不要把自己關在“籠子”中。
要給自己周圍留有安全空間,擁有逃生通道,不要與其他車輛并排行駛。
與前車保持安全的距離,用一千零一的方式數到6秒的跟車距離。
在路口等紅燈的時候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
5、引人注意
通過燈光、喇叭讓其他道路使用者知道我們的存在。
通過燈光、喇叭、手勢,目光交流與其他道路使用者進行溝通。
不要想當然別人看到了我們。
5.1 引人注意 – 未向其他道路使用者表明意圖
5.2 引人注意 – 未讓其他道路使用者知道我們的存在
5.2 引人注意 – 未被其他道路使用者知道我們的存在
5.3 引人注意 – 讓其他道路使用者知道我們的存在
5.3 引人注意 – 讓其他道路使用者知道我們的存在
5.3 引人注意 –與其他道路使用者進行有效溝通
5.3 引人注意 –與其他道路使用者進行有效溝通
5.4 引人注意小結
通過燈光、喇叭要別人知道我們的存在。
通過燈光、喇叭、手勢、目光交流與其他道路使用者進行溝通,了解雙方的意圖。
白天使用日間行車燈或適當開啟燈光,要別的道路使用者看到我們。
如果不確定,就停止前進。
6、綜合案例分析
6.1 綜合案例分析 – 通過路口錯誤
路口未減速、未正確觀察、沒有預判風險
6.2 綜合案例分析 – 觀察錯誤 – 凝視
凝視摩托車,忽視了潛在的風險
6.3 綜合案例分析 – 操作失誤
在緊急時刻,出于本能,盲目操作,往往并不能完全正確。
7、本章總結
防御性駕駛五大技巧:
技巧1:放眼遠方 看15秒以后到達的地方
技巧2:洞悉四周 要了解360°的情況,轉彎變道注意盲區,路口仔細觀察
技巧3:視線移動 掃視前方和兩側,不要凝視2秒,5-8秒看后視鏡
技巧4:留有余地 留有逃生空間,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
技巧5:引人注意 通過燈光,喇叭,手勢,目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