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客運車輛的安全管理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道路運輸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與世界其它各國一樣,交通運輸安全成為各國政府的一個首要問題。交通事故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第一公害”,交通事故給國家和人民所造成的巨大損失,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據有關部門統計,造成群死群傷的惡性事故中,客運車輛肇事占總數的50左右,因而關注長途客運車輛的安全管理極為重要。
1、長途客運車輛的安全隱患主要表現
1.1擅自增、減客座席與臥鋪客車的鋪位
運行在客流較大線路的客車、私自拆除乘客座席,增加旅客站立空間,超載乘客,或者將車后部的座席拆除用于裝運貨物;運行在公路主干線車輛較多的客車,私自增加乘客座席,用于同其他客車爭搶客流;臥鋪客車的鋪位為1+1+1形式,但是在客流較大的線路上,私自將臥鋪改為1+3形式,更有甚者將臥鋪改為通鋪。在客流較小的線路上,將車后部臥鋪拆除,全部用于裝運貨物,將安全門堵死。
1.2擅自增加或加長車頂行李架
部分車輛底部有行李倉,車頂沒有行李架。但車主為多運貨物,擅自增加行李架,將行李架加長到整個車頂。
1.3車廂內客貨混裝,車頂貨物超載現象十分嚴重
由大中城市發往中小城市的長途客車,車廂內裝滿貨物,車廂外從車前到車尾堆積貨物高達2m以上。
1.4乘客攜帶與托運的行包已不再是普通的日用百貨。角鋼、鋁合金、鐵管、木材、電動機等一切物品,都可按行包托運。有的物品長達6m以上,這些物品在車頂不易扎緊固定,車輛運行遇有急緊情況制動時,很容易借助慣性竄向車前方,損傷或刺傷前方車輛與其他人員。
綜合上述情況:增加乘客座席爭搶客流,客車運行時尤如一場運動員賽跑,運輸安全難以保證,擾亂了正常的客運秩序;減少乘客座席,超載乘客,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后果難以想象;增加臥鋪鋪位和車內大量堆積貨物,將車內通道堵死,出現交通事故,車內人員無處逃生、增加人員的死亡率。車頂大量堆積貨物的后果是:①車輛運行時產生“上晃”使車廂骨架嚴重變形過早損壞。②產生“上晃”后的車輛易發生側翻、行駛中方向失靈、制動失效。③車頂貨物將車頂部的安全窗壓死,安全窗失去應有的作用,事故發生后乘客無法逃生,并為救援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2、改進措施
我國已加入WTO,融人了世界經濟大潮,道路運輸必須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在進一步完善和修訂公路運輸管理有關條例的同時,還需進一步理順政企關系,同時完善道路運輸安全法規體系.規范和管理道路運輸生產。
2.1理順關系、加強管理
首先客運站要杜絕站內發車時的行包超高超載現象發生。這種為增加本企業效益而不顧行車安全的作法是十分危險的。對危險品禁運的同時,如角鋼、鋁合金及超長超大物品要謝絕運輸,對乘客多作解釋工作。各級管理部門對站外發車的客車,要逐步實行站內發車強化管理。
2.2進一步完善現行法規
目前,我國現行的道路運輸安全法規不健全,涉及到道路運輸安全管理的不多,在具體執行時有一定的困難,國家標準GB7258——199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第10.8條規定:臥鋪客車車頂不得設置行李架,其他客車需設置車外行李架時,按每個乘客10kg行李核定,且行李架長度不得超過車長的三分之一。該規定沒有規定有行李倉的客車,不再設置行李架。有的車主在購車時,要求制造廠或在修理廠又增設了行李架,為車輛運營帶來安全隱患。對私自加長行李架的車輛,責令拆除后,部分車輛在車頂設置了活動的鐵鉤子,變相加長行李架,與私自增減乘客座席一樣,管理部門只能責令拆除,無別的處理乘客座席一樣,管理部門只能責令拆除,無別的處理辦法。
交通部頒發的《汽車旅客運輸規則》第三十九條規定:為保障旅客生命財產的安全和公共衛生,不準攜帶下列物品乘車:1、易燃、易爆等危險品。2、有可能損壞、污染車輛和有礙其他旅客安全的物品。3、動物(本規則第四十條規定的除外)。4、有刺激性異味的物品。5、尸體、尸骨。規定中沒有對角鋼、鋁合金、鐵管、電動機等超長超重物品可否托運作出規定。
對輕泡貨物與超過行李架長度的物品如何運輸。交通部2001年第5號令《道路運輸行政處罰規定》,第九條十四款規定:不按核定的行包裝載定額運行包造成超載的,按超載行包重量每千克處以5元的罰款,但罰款總額最高不得超過5000元。該規定明確了客運車輛行包超載將受到處罰,但在執行中有一定的難度,對運行中的車輛行包超載時,只能憑估算確定超載重量,對車廂內堆的貨物是否核定行包裝載定額之內,沒有明確說明,由于輕泡物其重量沒有超出定額,但其體積過大,超出行李架之外,占據車頂部,也沒有具體規定。客運車輛的座席、臥鋪與行李架的配置是客車結構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數量,排列方式與尺寸數據是根據車身骨架與底盤結構等科學依據確定的,不得隨意改動。針對上述情況,建議交通部應制定《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規范道路運輸生產安全,完善道路運輸安全法規體系。
2.3加快道路運輸行業管理的信息化進程
傳統的運輸方式正在接受考驗,研究開發對傳統客貨運輸組織方式進行改革,是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在大力推廣應用快速客運的同時,應加強對發展快速直達廂式貨運、零擔貨運的應用。在貨物較多的客運路線上,可實行客運班車與快速貨運車輛同時發車的方法,減少客車客貨混裝與貨物超載現象發生。以運輸組織技術創新為手段,作為道路運輸業發展現代物流的突破口和切人點。
同時,客運站應建立氣象信息服務,設立氣象信息牌與氣象信息廣播,及時播報風、雨、雪、霧等對行車安全有影響的氣象信息。同時根據季節的變換與地域不同,對本地區的河流水位、路面冰雪等情況及時作出通報,提醒駕乘人員對車輛運行安全的高度注意,提前做好安全行車的前期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