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駕駛員培訓過程中安全意識的培養
【摘要】安全駕駛是駕駛員永恒的話題,如何科學有效的培養駕駛員的安全意識也成為培訓的重要課題。只有采取良好措施的,建立安全意識,才能保證安全駕駛,為社會的和諧穩定做貢獻。越來越多的交通事故證明,駕駛員的駕駛技能不僅要過硬,還要具備一定的安全意識,本文結合駕駛的經驗,深入闡釋了汽車駕駛員培訓過程中的安全意識的培養,以期對后續的培訓提供理論或者實踐支持.
一、引言
隨著我國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駕駛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多。但是,颯升的交通事故向我們展示了有些駕駛員并沒有太多的安全意識,引發的一系列的安全事故,不論是個人還是給社會,都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正因為如此,我們培訓過程中,才要加強這方面的培訓和鍛煉,在提供良好的駕駛技術的同時,指導駕駛員們注意交通安全,建立個人的安全意識,讓整個交通過程都能安全駕駛。從理論上來說,安全意識應該包含這樣幾塊內容,社會責任意識和遵章守法意識。在汽車駕駛培訓過程中,要注意駕駛員的心理因素、倫理道德修養和生活習慣等。
二、影響駕駛員安全意識的因素
1、安全意識的概念
所謂安全意識就是在頭腦中建立的一種行為必須安全的觀念,也就是說,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對安全風險的戒備心理,按照心理學的分類,可以分為混沌型的,這種類型的駕駛員沒有太高的文化,自身對傷害自己的行為也不太在意,只要是沒有出現特別重大的安全問題,都不太注意自恃型,這種類型的駕駛員一般駕齡比較長,他們認為自己的技術也很好,有時還是駕駛員教練,他們在行車的過程中最有可能沒有安全意識了任務型,這種駕駛員很多都是加班加點的工作,最容易出現疲勞駕駛,安全意識的防線比較低,也比較容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2、影響駕駛員安全意識的原因
影響駕駛員安全意識培養的歸納起未有幾大因素第一,喝酒后駕車,有的駕駛員想當然的認為酒后駕車沒有什么,還沒有喝到不省人事的地步,于是就很放任自己這么做,于是習慣成自然,殊不知酒駕造成了多少安全事故的發生,造成了多少家庭悲劇第二,磕碰沒有什么可怕的,不會在乎一次兩次的碰撞,這種心理就造成了只要不犯大錯就可以,其他的無所謂,很多情況是大事都是從小事積累導致的第三,僥幸心理在作怪,這種情況發生的比較多,還有些例子比較典型,比如開車飲食、疲勞駕駛、吸煙等,自認為對開車沒有太多影響,其實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加大了駕車的安全風險第四,定勢思維的影響,在開車之前不對車輛進行檢查,認為之前沒有出現什么問題,以后也不會出現,因此,放松了安全防線,也就造成了安全隱患。
三、培養駕駛員的社會責任感
事實上,安全意識不僅和駕車的技術有關,與個人的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道路安全法的掌握等因素都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尤其是,隨著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汽車的安全駕駛已經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識,這就意味著可能家家戶戶都有條件購置車輛,將以前的奢侈品變為了生活必需品。但是,汽車的廣泛使用也帶來了大量的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根據數據顯示,近年來,因為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比二戰期間死亡的人數還要多,因此發生了家庭悲劇,這都對社會造成了影響,這樣的事情歸根結底是有些駕駛員缺乏安全意識,瞬間的操作行為釀成了交通事故。
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在汽車駕駛培訓的過程中,要重視對駕駛員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每一位駕駛員都是交通運輸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份子,只有每個人都遵守交通規則,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才能保證我們的交通安全。自然,社會也需要駕駛經驗豐富,社會責任感強,安全意識高的駕駛員隊伍。安全駕駛不僅是承擔了自己的生命、幸福,同樣也是尊重他人的人身表現。在社會上,不論多么小的不負責任的駕駛,都有可能釀造不可預料的后果,因此,建立安全意識,保證安全駕駛是每一位汽車駕駛員都需要上的重要課程。
四、培養駕駛員安全意識的措施
要使駕駛員具有較高的安全意識,不僅需要我們具備較高的駕駛技術,較強的社會責任感,還需要在汽車的培訓過程中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障,具體來說主要有:
1、加強學員的綜合素質教育
道路基本要是就是人、車、路,在這幾個要素中,駕駛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據統計,交通事故中以上都是和駕駛員有關系,因此要注重對學員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一,要指導學員學習《汽車駕駛員職業道德規范》,通過認真教導學員,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員們領悟什么應該做,什么不該做,才能保障安全駕駛第二,加強對生命的教育,通過聯系交通安全事故的案例,教導學員珍愛生命第三,加強交通法規和安全知識的教育,交通法規和安全知識都是駕駛員必需要掌握的知識,尤其是要讓駕駛員心理有個“法”,不然,就如同盲人走路,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只有通過多種方式,加強駕駛員的綜合素質,才能讓駕駛員在學習的時候加強自我管理,控制個人的情緒,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為后續的安全駕駛奠定堅實的基礎。
2、規范駕駛的操作教學
對于初次學習駕駛的人員來說,駕駛技術是從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規范駕駛的操作方法,從對車輛的檢視、正確的駕駛姿勢、各種操縱裝置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要具有標準化的教學方法。同時,還要我們教練員認真的教學,通過示范作用教導學員,讓他們盡快掌握駕車技術,按照要求嚴格操作。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多運用比較好的學習方法,當操作規程比較難于記憶時,就需要采用較好的方法進行記憶,同時教練員要根據學員的學習情況,講解不這樣規范操作會造成什么樣的嚴重后果,這對增強學員的安全意識具有重要的作用。實際上,無論是起步、停車、會車、超車或者變更車道,每一項訓練科目都有一定的安全確認,對車內外的安全環境進行檢測,教練員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是要嚴格教導學員注意這些環節,以保證安全駕駛。
3、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
采用科學的方法對學員進行培訓,也是培養駕駛員安全意識的重要工作。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大多是無形的,很多都來源于習慣,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練員就要通過好的學習方法來使安全變抽象為具體,盡快讓駕駛員們建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這種方法通過曾經發生的交通事故的案例來向學員們講述哪些操作方法是違規,哪些做法是與安全法違背的,這樣就使駕駛員們建立從“故事”中學習規則的方法,培養他們對安全的認知。情境教學法,這種方法就是通過模仿一定的場景來達到教學的目的,讓他們從情境中認識安全事故。另外,還有模擬訓練法,這讓駕駛員通過切實感受,來掌握駕車的技能,體會安全的重要性。
五、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在駕駛員培訓過程中,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提升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對他們的駕車技術進行鍛煉,但是這種意識真正的建立并不是在短短的幾節課上,而是一個長期需要關注的事情。所謂安全無小事,只有真正領悟安全的真正內涵,才會在提升自己駕駛技術的同時,不斷加強安全知識的積累,培養良好的駕車習慣,建立適用的安全意識,促進交通運輸的有序發展,促進社會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