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攪拌站駕駛員安全培訓涉及的罐車卸料過程中的車輛穩定控制
一、罐車卸料前的車輛穩定基礎準備
混凝土罐車卸料前的車輛穩定控制,始于對停放場地的嚴格選擇。理想的卸料場地應是堅實平整的硬化路面,避免停放在松軟泥土、斜坡或坑洼處。若場地地面承載能力不足,需提前鋪墊鋼板或碎石,確保車輛輪胎或支腿(部分車型配備)均勻受力,防止卸料過程中因地面沉降導致車身傾斜。
停車時需精準調整車身姿態。車身應與卸料點保持合理距離,通常距料斗或澆筑點 1.5-2 米,既方便卸料又避免罐體伸出過長增加側翻風險。同時,車身需盡可能與卸料方向保持直線,減少罐體旋轉時的離心力對車輛平衡的影響。拉緊手剎后,需在車輪下方放置三角木,尤其是在有輕微坡度的場地,防止車輛意外滑動。
卸料前需檢查罐體與車輛連接部位的緊固情況。重點查看罐體支撐軸承、旋轉軸的固定螺栓是否松動,液壓管路是否有滲漏。若發現螺栓松動,需立即用扳手緊固;液壓管路滲漏則需暫停作業,聯系維修人員處理,避免卸料中因液壓動力不穩導致罐體旋轉異常,影響車輛穩定。
二、卸料過程中的罐體操作與車身平衡控制
罐體旋轉速度的控制是卸料穩定的關鍵。啟動卸料時,應緩慢操作液壓手柄,使罐體從攪拌狀態(通常為順時針)平穩切換至卸料狀態(逆時針),旋轉速度保持在 2-3 轉 / 分鐘為宜。避免突然加速旋轉,否則罐內混凝土因慣性產生的離心力會向罐體外側沖擊,可能導致車身向一側傾斜,尤其在罐內混凝土量較多時風險更高。
卸料過程中需根據混凝土坍落度調整罐體轉速。當混凝土較稀時,可適當降低轉速至 1-2 轉 / 分鐘,防止混凝土傾瀉過快產生反作用力;若混凝土較干、流動性差,可將轉速提高至 3-4 轉 / 分鐘,但需時刻觀察車身是否有晃動,一旦發現異常立即降低轉速。同時,避免罐體長時間處于高速旋轉狀態,防止液壓系統過熱引發故障。
控制卸料量與卸料節奏,避免單側受力過大。卸料時應間斷開啟卸料溜槽,每次卸料量不宜過多,讓混凝土均勻流出。若需向同一方向持續卸料,應每隔 30 秒暫停一次,待罐內混凝土重新分布后再繼續,防止混凝土在罐內局部堆積,導致罐體重心偏移。當罐內混凝土剩余量較少(約 1/3)時,可適當旋轉罐體調整角度,使剩余混凝土向卸料口聚集,但旋轉動作需緩慢平穩,避免重心突然轉移。
三、特殊場景下的卸料穩定控制技巧
在坡道卸料時,需采取 “坡頂卸料、車身調平” 的原則。若必須在有坡度的場地卸料,應將車輛停放在坡頂位置,使車頭朝向坡上,車身盡可能與坡道保持垂直,利用手剎和三角木雙重固定。卸料過程中,罐體旋轉方向應朝向坡下一側,利用混凝土自身重力輔助卸料,減少罐體旋轉所需的動力,降低因動力過大導致車身失衡的風險。同時,安排專人在車旁監護,一旦發現車身有下滑跡象,立即示意駕駛員停止卸料,重新固定車輛。
在狹窄場地卸料時,需重點控制罐體旋轉范圍。提前測量罐體旋轉時的最大外徑與周邊障礙物(如墻體、其他車輛、電線桿)的距離,確保至少留有 1 米以上的安全間隙。卸料過程中,駕駛員應通過后視鏡觀察罐體與障礙物的相對位置,必要時讓輔助人員在車外指揮,避免罐體旋轉時碰撞障礙物導致車身晃動。若場地過于狹窄,可采用 “小角度旋轉、多次卸料” 的方式,即罐體每次旋轉 30°-40° 后暫停卸料,調整車輛位置后再繼續,確保操作安全。
遇突發天氣(如大風、暴雨)時的卸料控制。大風天氣卸料,需將車輛停放在背風處,減少風力對罐體的側向推力;若風力超過 5 級,應暫停卸料,待風力減弱后再進行。暴雨天氣則需先清理場地積水,防止車輛輪胎打滑;卸料時降低罐體轉速,同時加快卸料節奏,避免雨水進入罐內影響混凝土質量,且需在車身周圍放置沙袋,防止泥水濺起導致地面濕滑。
四、卸料結束后的車輛穩定檢查與調整
卸料完成后,需先將罐體旋轉至空罐狀態(順時針旋轉),以 2-3 轉 / 分鐘的速度運轉 1-2 分鐘,清理罐內殘留的混凝土,同時觀察罐體旋轉是否平穩,有無異響或卡頓。若發現異常,需停機檢查,排除軸承磨損、液壓管路堵塞等問題。
收回卸料溜槽并固定后,檢查車輛各部位的受力情況。觀察輪胎與地面的接觸是否均勻,支腿(若有)是否完全收回,三角木是否仍處于原位。松開手剎前,先嘗試緩慢推動車輛(需兩人配合),確認車輛無滑動趨勢后再移除三角木。
啟動車輛前,進行短距離試行駛(10-20 米),感受車身是否有傾斜或異響,重點關注罐體是否因固定不當產生晃動。若試行駛中發現異常,需重新檢查罐體固定裝置和液壓系統,直至排除故障后方可正常行駛。
五、FAQs
問題 1:罐車卸料時,突然發現車身向一側傾斜,駕駛員應立即采取哪些措施?
當罐車卸料時出現車身傾斜,駕駛員需遵循 “立即停卸、穩定車身、排查原因” 的應急步驟。首先,迅速將罐體旋轉手柄復位至空擋,停止卸料操作,避免繼續旋轉導致重心進一步偏移。同時,拉緊手剎,若車輛配備支腿,立即將傾斜一側的支腿適當伸出(以不超過 10 厘米為宜),利用支腿支撐減少車身傾斜角度。
若傾斜幅度較小(車身傾斜角度小于 5°),可在傾斜一側的輪胎下方墊入鋼板或木方,緩慢調整車身姿態:由輔助人員在車外觀察,駕駛員緩慢操作支腿(或輕打方向盤使車輛輕微移動),使車身逐漸回正。若傾斜幅度較大(超過 5°),則嚴禁移動車輛,需立即在車身傾斜方向的反側放置重物(如沙袋、石塊),增加配重以穩定車身,同時聯系攪拌站調度,請求專業人員到場處理,切勿擅自操作。
待車身穩定后,排查傾斜原因:檢查地面是否沉降(可觀察輪胎與地面的間隙變化)、罐體是否因混凝土堆積導致重心偏移(可空罐旋轉罐體檢查)、支腿是否故障(查看液壓管路有無滲漏)。排除故障并確保車身平穩后,方可繼續操作或駛離現場。
問題 2:在居民區狹窄路段卸料,周圍有行人圍觀,如何在保證車輛穩定的同時避免對行人造成影響?
在居民區狹窄路段卸料,需從 “隔離防護、操作控制、溝通引導” 三方面兼顧車輛穩定與行人安全。首先,提前在卸料區域周圍設置隔離帶(可用警示帶、錐形桶),劃定至少 3 米的安全范圍,安排輔助人員在隔離帶外引導行人繞行,禁止圍觀者靠近罐體旋轉區域和卸料口下方,防止混凝土飛濺或罐體意外碰撞傷人。
車輛停放時,盡量將車身貼近道路一側,為行人預留 0.8-1 米的通行空間,同時確保罐體旋轉時不會越過隔離帶。卸料操作時,將罐體轉速控制在 1-2 轉 / 分鐘,緩慢開啟卸料溜槽,避免混凝土傾瀉產生揚塵或濺出。若需調整車輛位置,必須先停止卸料、收回溜槽,確認周圍行人遠離后再緩慢移動,移動過程中持續鳴笛提示。
與圍觀行人保持良好溝通,若有人靠近隔離帶,輔助人員需禮貌勸阻,說明罐車操作的潛在風險(如罐體旋轉、車輛輕微晃動可能導致的碰撞);對停留的兒童,需特別提醒其監護人將孩子帶離。卸料完成后,迅速清理場地散落的混凝土,移除隔離設施,確保道路暢通后再駛離,減少對居民通行的影響。
問題 3:罐車卸料過程中,液壓系統突然出現故障導致罐體無法停止旋轉,如何控制車輛穩定防止危險擴大?
液壓系統故障導致罐體無法停轉時,駕駛員需保持冷靜,采取 “切斷動力、制動車身、警示周邊” 的措施控制局面。首先,立即將車輛熄火,切斷液壓泵的動力源,若罐體仍因慣性旋轉,切勿強行操作手柄,避免液壓管路爆裂。同時,拉緊手剎,在車輪前后放置三角木,必要時用石塊抵住輪胎,防止車輛因罐體旋轉的慣性發生滑動。
若罐體旋轉速度較慢(1-2 轉 / 分鐘),駕駛員可緩慢下車(避免因車身晃動摔倒),在罐體旋轉軌跡的外側設置警示標志(如打開危險報警閃光燈、擺放錐形桶),禁止人員靠近,同時聯系攪拌站維修人員,說明故障情況(如 “液壓鎖失靈,罐體無法制動”),等待專業人員到場處理。
若罐體高速旋轉(超過 5 轉 / 分鐘)且有加劇趨勢,駕駛員需立即撤離至安全區域(距離車輛 10 米以上),并撥打應急電話,告知具體位置和險情,提醒救援人員攜帶液壓系統應急切斷工具。在維修人員到達前,嚴禁任何人靠近車輛,防止罐體因離心力過大發生斷裂或車輛側翻。故障排除后,需全面檢查液壓管路、制動裝置和罐體連接部位,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問題 4:冬季低溫環境下,罐車卸料時因路面結冰導致車輛輕微打滑,如何在不中斷卸料的情況下穩定車身?
冬季結冰路面卸料打滑時,需采用 “強化固定、調整操作、輔助防滑” 的協同方法。首先,在不中斷卸料的情況下,讓輔助人員在打滑的輪胎下方撒工業鹽或沙土,降低路面結冰點,增加輪胎摩擦力;若條件允許,可墊入草墊或防滑鏈(需短暫停卸,5 分鐘內完成安裝),快速恢復卸料。
調整罐體旋轉方向和速度,若車輛向左側打滑,將罐體旋轉方向調整為順時針(與卸料方向相反),利用罐體旋轉產生的反作用力抵消部分側向力;同時降低轉速至 1 轉 / 分鐘,減少離心力對車身平衡的影響。卸料時縮短單次卸料時間,每次開啟溜槽 10-15 秒后關閉,讓混凝土少量多次流出,避免因卸料反作用力加劇打滑。
若打滑趨勢加重(車輛位移超過 30 厘米),需短暫停卸,將車輛熄火后,在車身前后各放置 2-3 塊三角木(抵住輪胎),并用鋼絲繩將車身與路邊固定物(如路燈桿、護欄)輕輕拉緊(不施加過大拉力),利用外部固定限制車輛滑動。重新啟動卸料時,保持罐體低速旋轉,且安排專人在車旁實時觀察,一旦發現鋼絲繩松動或三角木移位,立即示意停卸,重新加固后再繼續。卸料完成后,緩慢駛離結冰區域,避免急加速或急剎車,防止再次打滑。
問題 5:罐車在卸料過程中,罐內混凝土突然發生凝固導致罐體卡滯,車身因受力出現震動,應如何處理以確保車輛穩定?
當罐內混凝土凝固導致罐體卡滯、車身震動時,需立即停止操作,防止部件損壞和車身失衡。首先,將液壓手柄復位至空擋,關閉卸料溜槽,避免繼續受力。若罐體卡滯在旋轉中途,切勿強行扳動操作桿或用外力撬動罐體,以免液壓管路破裂或罐體變形。
觀察車身震動部位,若為罐體支撐軸承處震動,說明卡滯導致軸承受力異常,需立即熄火,檢查軸承固定螺栓是否松動,若有松動用扳手臨時緊固,但不可強行啟動罐體。若車身整體震動,可能是卡滯產生的扭矩使車架變形,需在車身兩側放置支撐物(如千斤頂輕頂車身),減少車架受力。
聯系攪拌站技術人員,說明混凝土凝固情況(如 “卸料 20 分鐘后突然卡滯,疑似初凝”),根據指導加入適量緩凝劑(需通過罐體進料口添加,操作時確保車身穩定),靜置 10-15 分鐘,待混凝土恢復流動性后,嘗試以最低轉速(1 轉 / 分鐘)反向旋轉罐體,若能緩慢轉動,可繼續卸料;若仍卡滯,則需安排專業清罐人員到場,在確保車輛穩定的前提下人工清理罐內混凝土,禁止在卡滯狀態下強行啟動罐體,防止車身劇烈震動引發側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