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海因里希法則最直白的解釋
從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員都知道海因里希法則,這是一個金字塔模型。塔尖是1起死亡或重傷,第二層是29件輕傷事故,第三層是300件輕微事故或未遂事故,第四層是大量的不安全行為。意思是只要累積了大量的不安全行為,就會成為輕微事故或未遂事故;有一定數量的輕微事故或未遂事故,就會變成輕傷事故;發(fā)生一定量的輕傷事故,就會發(fā)生重傷或死亡事故。其實,就是哲學里量變到質變的道理。
如果這樣講不明白,可以參考以下的小故事。閆老師是國際駕駛培訓協(xié)會認證的防御性駕駛培訓師,擁有英國鉆石高級駕駛學校的教員證書,他是個段子手,講課風趣幽默,也許他是一個好老師,但他不是一個好員工,因為他經常在下午時段偷偷從公司溜出去,到麥當勞喝咖啡。他一年下來,大概有50-60次這樣的“開小差”經歷。年底了,公司負責美工的一位姓韓的胖子對閆老師說:“你經常溜出去喝咖啡,很瀟灑,年底了,你也帶我去喝一杯吧。”閆老師欣然同意,兩個人就在那天的下午偷偷地溜出公司,去了公司附近的麥當勞。但這次很不湊巧,剛好碰到了公司老板。老板剛與客戶談完業(yè)務,回公司的路上碰到了他們兩個,閆老師和韓胖子不幸地被“現(xiàn)場抓獲”。
這個故事中有兩個情節(jié)值得注意:
第一,閆老師經常溜出來喝咖啡,違規(guī)的次數多了,總有一次會被抓住。
第二,韓胖子比較冤,一年都沒有開過小差,就這么一次就撞到了槍口上。
如果換個角度,來審視我們平時的駕駛行為,是不是可以用以下的方式直白的解釋:
第一、我們平時如果經常在駕駛過程中有不安全的行為,累積到一定的規(guī)模,就有可能發(fā)生事故。
第二、我們平時都非常安全的駕駛車輛,但有一天,只在不經意間有一次不安全行為,就也有可能發(fā)生事故。
所以,我們在致力于安全駕駛的時候,盡可能的避免不安全的駕駛行為,讓事故金字塔沒有底座,就是有效避免事故的方法之一。
(圖一、閆老師為麥當勞物流車隊做培訓)
(圖二、閆老師為參加培訓人員做詳細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