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駕駛汽車經驗談 (汽車夜間駕駛之二)
上篇向大家介紹行駛安全的主要因素,本篇主要了影響汽車夜間講述汽車在公路上夜間駕駛的要領。
一、夜間駕駛的準備工作
夜間駕駛畢竟不同于白天,因此在駕駛前要做些準備工作,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身體適應性的評估。首先是心理和生理的夜間駕駛適應度,如有不同程度存在夜間觀察能力低(夜盲癥)的,不宜在夜間駕駛。除職業(yè)駕駛員外,對趟次行程在30公里以上、行駛在二級以下公路的,要有所思想準備。如果您剛好處在生物節(jié)律中體力的下周期,體征上覺得今天做事不利索,情緒較低落,做事易疲勞時,特別是45歲以上人群,要慎重決定是否出行。如必須要出行的,在駕駛中要時刻提醒自己要加倍謹慎。主要的防患措施是不要放任速度,為自己多留一些處置突發(fā)情況的空間。
2.對車的準備。除了在白天出車時的例行檢查外,夜間出車還要對汽車用于夜間行車的裝配做好檢查。主要是燈光系統(tǒng)的檢查,汽車燈光系統(tǒng)有照明燈,輪廓燈、剎車燈、防霧燈、緊急閃爍燈等,要做好檢查工作。首先看是否失效,如有不亮的,均應修復后出行。特別是前照燈,一個不亮都不行,尤其是左邊不亮,更加危險,因為對向來車會看成是靠邊走的摩托車,而忽略了與你車應有的橫向間距,臨近發(fā)現(xiàn)會措手不及;其次看前照燈有否調整不當,一般車輛出廠或年檢后行駛1.5萬多公里,燈光都無須調整。部分高檔車車內有調整前照燈角度的,最好也不要輕易去調整,因為調整不當,不僅會影響本車的視距、視寬,還會加大對方車的眩目距離。駕駛貨車的駕駛員還要注意觀察車后小燈的亮度和是否被水污、被灰土蒙住,大中型貨車還須觀察后車廂輪廓反光標是否齊全有效,以防追尾事故。最后是對出行路線的準備:夜間問路難,所以對夜間出行線路不熟悉的或多年未行經的道路,最好要先了解所經路線的情況,記住重要的拐彎點。即使車上裝有GPS行車導航儀的,也必須了解所經路上有否塌方、修路等,更何況行車導航儀也可能因為地理信息未及時更新,讓你多走冤枉路。
二、夜間公路行車的觀察
夜間行車對路面情況的觀察。從光照程度看,可分為有無路燈照明、有無背景光的、有無月光的,從路面反光度可分為黑色路面、灰色路面等,路段是否有路形輪廓標——如高速公路路旁的反光的路形輪廓標),路面是否有標線或反光標線、反光道釘(貓眼)、支路路口有否道口樁等。不同的交通環(huán)境有不同的觀察注意點和觀察方法:
(一)對路形的觀察:夜間在公路上行車對路形的觀察是決定行車速度的關鍵。對一些條件不具備的路段,建議你跟在一輛同類車、速度差不多的車輛后面,找個免費的路形帶路人。這樣做有兩點好處,一是可以為你指引路形,二是可以為你接長燈光可視區(qū),你可以借助前車燈光看清前車車側的路面情況。根據速度可控制在100米至30米范圍內,但跟隨距離小于50米時應關閉遠光燈,以免強光通過前車倒車鏡和后視鏡反射到前車駕駛員的眼睛,造成眩目影響前車的觀察。此外,對路形的觀察還有一些情況需予注意,如上坡頂、拱橋、拱坡等,由于上坡前照燈光束朝上,到達坡頂時在白天你就可以看到下坡段的情況,而在夜間由于光束還未朝下,你看不清下坡段的路況,要等到車輛下坡,燈光光束朝下照到路面時,你才可看清下坡段的路況,這要比白天滯后1—2秒,如果遇到下坡緊接著彎道時,往往會造成措手不及而沖出路面。我省類似路況還不少,如104國道福安與寧德交接處,寧德界內湄洋嶺下坡段,從福安方向徑直下坡近500米處有一個小拱坡,拱坡下緊接著一個向左彎道,在夜間這里翻下不少車輛,其中有一輛大巴死亡16人,以后在這里建了擋墻,因為擋墻高且有醒目的紅白提示標線,燈光束還未落到路面時就照到擋墻,駕駛員就可發(fā)現(xiàn)有左轉彎,此后此類事故才少發(fā)生,但擋墻上還是傷痕累累。分析這個彎道的翻車事故還有一個汽車地面力學的成因,當車輛越過拱坡在下坡時受向上離心力的作用,在剛下坡段,車輛重心不會一下了就回落到地面上,此時輪胎附著力大減,轉向和制動效果極差,速度越快向上離心力越大,轉向和制動效果就越差,即使駕駛員打了方向踩了剎車,車輛不會迅速回應,造成轉彎不及而肇事(如圖)
圖中汽車下長坡后(A段),遇微拱坡,汽在上坡時(B段),汽車作向上的圓周運動,離心力朝下,加大了汽車對路面的重量,路面附著力加大。汽車在下坡時(C段)汽車作向下的圓周運動,離心力向上,抵消汽車對路面的重量,路面附著力減少,剎車、轉向效果差。向上離心力的大小取決于拱坡半徑的大小與汽車的速度,拱坡半徑小離心力大,汽車車速越快離心力越大,且隨汽車速度的平方量遞增,速度超限時汽車會有騰空的感覺。因此在夜間遇到坡度較大的坡頂或拱坡時,不知下坡段路向何方時,不妨把速度控制在下坡段是彎道的速度上,以策安全。
對路形觀察還有兩種情況值得一提。一種是當路面能見度極低,如雨霧高粉塵度等,靠燈光觀察不到路邊的反射物時,路形就失去了觀察所需的參照物,看出去只有一塊路面,也不知道自己的車位在路的何處,此時別慌張,降低速度找地面標線,沿著并緊貼著中心線走。如果沒有地面標線,就只有再降低速度觀察燈光照明區(qū)的兩側,不讓車輛出路就行,這種路段一般都不長,行駛一段就可以看到路旁參照物,險象就解除了。另一種是當風高云淡月亮滿月時,山區(qū)公路一片銀白光,借助月光可看清一兩公里的路形,有助于對路形的觀察,會提高行車速度。有一種情況雖極為罕見,但因曾發(fā)生過事故也值得一提,山區(qū)公路常有沿大山一側布線,公路順大小峽谷蜿蜒盤曲,形成許多大大小小的連續(xù)S形彎道,有些谷口距離很近,借助月光駕駛員誤把谷口對面的上坡路看成是連接線想沖坡,臨近發(fā)現(xiàn)有彎道措手不及造成翻車。這種情況極為罕見,但前車之鑒也不可忽視。
(二)對路面靜動態(tài)障礙物的觀察夜間駕駛汽車對路面靜動態(tài)障礙物的觀察是安全行車的關鍵,也是決定安全行車速度的重要因素。夜間對障礙物的觀察取決于三個方面的因素:
1.個人觀察能力。它是個人生理因素、疲勞程度和夜間駕駛經驗的綜合體現(xiàn),因此夜間駕駛要根據個人的觀察能力選擇與其相適應的速度,這是安全行車的最重要的保障,不要與老駕駛員攀比,否則你會一路緊張,險象環(huán)生,如果運氣不好還容易引發(fā)事故。
2.交通環(huán)境。包括路段的交通流密集度、路面復雜情況、路燈光照度和路段背景光點數與亮度等。
3.本車照明燈的光照度與障礙物的反射折射率。
(三)幾點提醒
第一,夜間通過城鎮(zhèn)公路應注意的觀察問題。如我省沿海的國省道,特別是324國道福州至廈門路段,這些道路沿線村鎮(zhèn)密集,道路穿過城鎮(zhèn)中心,交通流量大、交通情況復雜。公路成了城鎮(zhèn)街道,而設施仍停留在等級公路所能提供的安全設施上,對夜間行車安全極為不利。據統(tǒng)計,我省324國道福廈路段每公里年均死亡近1人。這些路段交通流大,雙方交會車接連不斷,雙方的照明燈將道路空間照成一條光的隧道,對駕駛員的觀察有利有弊。利的是道路線形范圍明確,駕駛員可利用對方光的幅射觀察到對方道路右側路面情況;弊的是燈光眩目不斷,嚴重干擾了對車前情況的觀察。
此時,要根據不同的交通環(huán)境選擇相對的觀察重點:一是通過村鎮(zhèn)路段有路燈有中央隔離的,你可靠近中央隔離欄行駛,將觀察重點放在中央隔離以右的路面與路肩;二是有路燈但無中央隔離的,可將車靠近車行道分界線行駛,開近光燈觀察,要注意對左側向對方路面及路肩的觀察,可間隔2至3秒,用目光迅速掃視一下上述空間,重點在本車前30米至對方車前50米的路旁空間,目光不要停留在對方燈光直射的路面上,以免眩目;三是無路燈路段,在這些路段,駕駛員會開遠光燈行駛,又經常忽視互閉遠燈,此時應爭取在與對方重眩目區(qū)內,利用對方的車燈輻射,迅速觀察好車前100米的路面及兩側情況,確認前方沒有異常時,控制好速度,選擇好交會點,要對交會后的區(qū)域情況有所了解和預測。此后觀察重點放在車前右側,如果道路前右方有房屋的燈光、發(fā)光廣告牌或是前方道路上有同向車車尾燈,形成背景光,可集中注意力觀察背景光前有否陰影閃現(xiàn),特別是在村鎮(zhèn)及前后3公里或兩側有工廠,要特別小心村民和上下班工人橫穿。對有閃現(xiàn)的陰影,要及時減速并可用閃燈的辦法(在1至2秒內閃亮一下遠光燈)作進一步觀察確認。此外特別要提醒的是,對間斷設置中央隔離欄的道路,如324國道同安、南安水頭、惠安、福清等路段,要提防中央隔離欄設置起點的樁頭,雖然有要求須用發(fā)光或大面積的反光標志提示,但使用年久,會有失效情況,對盲目超車或隨意占中心線的駕駛行為,因觀察不及,非常危險,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