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企業交通安全培訓:員工上下班途中的風險規避要點
步行上下班的風險規避
步行是工業園區部分員工選擇的上下班方式,看似簡單,實則存在諸多潛在風險,需掌握相應的規避要點。
在工業園區周邊道路行走時,要始終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道。若沒有專門的人行道,應靠道路右側邊緣行走,并且要面朝來車方向,這樣能及時觀察車輛行駛狀態,提前做好避讓準備。過馬路時,務必走斑馬線、人行天橋或地下通道,切勿圖方便橫穿馬路、翻越隔離護欄。在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的路口時,要先向左看,再向右看,確認左右方向都沒有來車或車輛距離較遠、能夠安全通過時,快速直行通過,不要在路口中間停留或折返。
遇到雨雪等惡劣天氣,步行時要更加謹慎。雨天路面濕滑,容易滑倒,應放慢腳步,選擇路面相對干燥的地方行走,避開積水和結冰路段。同時,要注意觀察周圍環境,防止因建筑物上的積水、冰塊掉落而受傷。大風天氣行走時,要遠離廣告牌、樹木、電線桿等,以免被風吹落的物體砸傷。此外,在霧、霾等能見度較低的天氣,要穿著顏色鮮艷的衣物,如紅色、黃色等,以便車輛駕駛員更容易發現,提高自身的辨識度。
在工業園區內部道路行走時,要注意避讓園區內的車輛,如貨車、叉車、通勤班車等。園區內車輛行駛速度可能較慢,但仍需保持警惕,不要在道路中間嬉戲打鬧、玩手機或戴耳機聽音樂,以免分散注意力,無法及時察覺車輛靠近。遇到車輛進出廠區大門時,要主動避讓,等車輛完全通過后再行走,不要與車輛搶道。
騎行上下班的風險規避(自行車、電動自行車)
騎行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上下班的員工,需了解并掌握相關的風險規避要點,確保出行安全。
出發前,要對車輛進行檢查。檢查自行車的剎車是否靈敏,輪胎氣壓是否充足,鏈條是否順暢;對于電動自行車,要檢查電池電量是否充足,剎車、燈光、喇叭是否正常工作。若發現車輛存在故障,應及時維修,切勿騎著有故障的車輛上路。同時,要佩戴好安全裝備,騎行自行車需佩戴安全頭盔,電動自行車由于速度相對較快,更要規范佩戴頭盔,穿著顏色鮮艷的衣物,在夜間或能見度低的情況下,要開啟車輛的燈光,提高自身的可見性。
騎行過程中,要遵守交通規則,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不得逆行、闖紅燈。若沒有非機動車道,要靠道路右側邊緣行駛,與機動車保持安全距離。轉彎或變道時,要提前觀察后視鏡,確認安全后打轉向燈或伸手示意,提醒周圍車輛和行人注意。騎行時要集中注意力,不要雙手離把、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競駛,也不要一邊騎行一邊看手機、接打電話,以免影響判斷和操作,引發事故。
經過工業園區門口、交叉路口、公交站臺等人員和車輛密集的區域時,要減速慢行,仔細觀察周圍情況。遇到行人橫穿馬路,要提前減速避讓,必要時停車讓行。在通過鐵路道口時,要提前觀察是否有火車駛來,確認安全后快速通過,不要在道口內停留。電動自行車充電時,要在指定的充電區域進行,不要私拉亂接電線,也不要將電池帶入室內充電,避免發生火災等安全事故。
自駕上下班的風險規避
自駕車上下班的員工,面臨的交通環境更為復雜,需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做好風險規避。
出發前,要檢查車輛的狀況,包括輪胎、剎車、燈光、油量、水溫等。輪胎要檢查胎壓是否正常、胎紋內是否有異物;剎車要測試制動效果是否良好;燈光要確保遠近光燈、轉向燈、剎車燈、霧燈等都能正常工作,特別是在夜間或惡劣天氣出行時,燈光的正常使用尤為重要。同時,要提前規劃好行駛路線,了解路況信息,避開擁堵路段,合理安排出行時間,避免因趕時間而超速行駛。
行駛過程中,要嚴格遵守限速規定,保持安全車速。在工業園區周邊道路,通常有限速標志,要根據標志要求行駛,經過學校、居民區等區域時,要減速慢行。與前車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一般情況下,車速在每小時 60 公里時,安全距離至少為 60 米;車速在每小時 80 公里時,安全距離至少為 80 米。遇有雨天、雪天、霧天等惡劣天氣,要適當增大安全距離,減速慢行。
要正確使用轉向燈,在轉彎、變道、超車、停車時,提前開啟轉向燈,給其他車輛和行人足夠的反應時間。超車時,要確認前方道路暢通,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從左側超車,超車后要及時駛回原車道,不要長時間占用超車道。遇到交通擁堵時,要依次排隊等候,不要加塞、穿插,以免引發交通事故。
在通過路口時,要嚴格遵守交通信號燈的指示,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時,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可以繼續通過,未越過停止線的車輛要停車等待,不要搶黃燈。經過沒有交通信號燈的路口,要減速慢行,禮讓優先通行的車輛和行人。夜間行駛時,要正確使用燈光,在照明良好的道路上使用近光燈,在沒有路燈或照明不良的道路上使用遠光燈,但在會車時要提前切換為近光燈,避免強光照射對向駕駛員的視線。
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的風險規避
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的員工,也需要注意風險規避,確保自身安全。
在前往公交站臺、地鐵站的途中,要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道,過馬路走斑馬線,注意避讓車輛。在站臺等車時,要站在站臺的安全區域內,不要倚靠站臺邊緣,也不要在站臺內追逐打鬧、玩手機,以免錯過車輛或發生意外。車輛到站后,要有序上下車,不要擁擠、插隊,等車輛停穩后,先下后上,避免因爭搶上下車而摔倒或被車門夾傷。
上車后,要盡快找座位坐下,若沒有座位,要抓好扶手、拉環,站穩扶牢,防止車輛起步、剎車、轉彎時摔倒。在乘車過程中,不要將頭、手等身體部位伸出窗外,以免被路邊的樹木、建筑物或其他車輛刮傷。不要在車內吃東西、亂扔垃圾,保持車內環境整潔。同時,要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如手機、錢包、背包等,防止被盜。
下車前,要提前做好準備,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待車輛停穩后再起身下車。下車后,要注意觀察周圍交通狀況,確認安全后再離開站臺,不要從車頭或車尾突然穿出,以免被過往車輛撞到。若乘坐的是通勤班車,要遵守班車的乘坐規定,聽從司機和隨車人員的安排,不要在班車上大聲喧嘩、干擾司機駕駛。
FAQs
問:工業園區周邊道路沒有人行道,步行時該如何保障安全?
答:當工業園區周邊道路沒有人行道時,步行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保障自身安全。首先,應選擇靠道路右側邊緣行走,并且要面朝來車方向,這樣能夠及時觀察到對面駛來的車輛,提前做好避讓準備。行走過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不要東張西望、玩手機或戴耳機聽音樂,以免分散注意力,無法及時察覺車輛的行駛狀態。
要盡量與機動車道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靠近路邊停放的車輛,防止車輛突然開門或起步時發生碰撞。在通過路口、交叉路段或車輛進出園區的通道時,要格外小心,先停下腳步,仔細觀察左右兩個方向的車輛行駛情況,確認沒有車輛靠近或車輛距離足夠遠、能夠安全通過時,再快速通過。
如果遇到雨天、雪天等惡劣天氣,路面濕滑,能見度降低,要放慢行走速度,穿著顏色鮮艷的衣物或攜帶明顯的標志物,如手電筒、反光條等,提高自身的可見性,讓車輛駕駛員更容易發現。此外,盡量結伴而行,多人一起行走時,彼此之間可以相互提醒,增加安全性。若遇到道路施工等情況,要按照施工標志的指引行走,避開施工區域,不要擅自穿越施工圍擋。
問:騎行電動自行車經過工業園區門口時,經常遇到車輛突然駛出,該如何應對?
答:騎行電動自行車經過工業園區門口時,遇到車輛突然駛出是比較常見的風險,需要提前做好防范和應對準備。首先,在接近工業園區門口前,要提前減速慢行,將車速降至能夠隨時停車的程度,同時仔細觀察門口的情況,包括是否有車輛準備駛出、門口是否有行人進出等。
要保持與園區門口的安全距離,盡量不要靠近門口邊緣騎行,給突然駛出的車輛留出足夠的避讓空間。騎行時,要保持身體的靈活性,雙手輕握車把,隨時準備剎車,一旦發現有車輛突然駛出,能夠迅速做出反應,及時剎車避讓。
如果看到園區門口有車輛的車頭露出或聽到車輛啟動的聲音,要立即減速并做好停車準備,必要時可以停車等待,確認車輛完全駛出且不會對自身造成威脅后,再繼續前行。切勿搶行,不要試圖與駛出的車輛比速度,以免發生碰撞事故。
此外,在經過工業園區門口時,可以適當鳴喇叭示意,提醒園區內準備駛出的車輛注意有電動自行車經過。同時,要穿著顏色鮮艷的衣物,在夜間或能見度低的情況下開啟電動自行車的燈光,提高自身的辨識度,讓園區內的車輛駕駛員更容易發現。
問:自駕車上下班,在工業園區附近遇到堵車,為了趕時間可以占用應急車道嗎?
答:自駕車在工業園區附近遇到堵車時,即使為了趕時間,也絕對不可以占用應急車道。應急車道是專門為應對突發緊急情況而設置的通道,如供救護車、消防車、警車等執行緊急任務時使用,是保障生命和財產安全的 “生命通道”,任何社會車輛在非緊急情況下都不得占用。
占用應急車道不僅違反了交通法規,會面臨罰款和扣分的處罰,更重要的是,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應急車輛無法及時通過,可能會延誤救援時機,造成嚴重的后果。在堵車時,車輛都在緩慢行駛,占用應急車道并不能真正提高通行效率,反而可能因應急車道被占用導致交通秩序更加混亂,甚至引發交通事故。
作為駕駛員,應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在堵車時保持耐心,依次排隊等候,不要隨意變道、加塞或占用應急車道??梢蕴崆耙巹澓贸鲂袝r間,適當早出發,避免因趕時間而產生占用應急車道的念頭。若確實遇到緊急情況,如車輛發生故障無法移動、駕乘人員突發疾病等,在使用應急車道后,要及時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并在來車方向一定距離設置警示標志,同時盡快聯系相關部門進行處理,處理完畢后立即駛離應急車道。
問: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在上下車過程中如何避免被車門夾傷?
答:乘坐公共交通上下車時,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避免被車門夾傷。上車時,要等車輛停穩后,按照先下后上的順序有序排隊上車,不要擁擠、插隊。在靠近車門時,要注意觀察車門的開關狀態,不要將手、腳等身體部位靠近車門邊緣,以免車門關閉時被夾傷。
上車過程中,若攜帶了背包、手提袋等物品,要將物品提在手中或放在身前,避免物品被車門夾住。如果是推著嬰兒車、攜帶大件行李上車,要特別注意這些物品與車門的距離,確保在車門關閉前將物品完全帶入車內,不要讓物品的一部分留在車門外。
下車時,要提前做好準備,在車輛到站前,整理好自己的物品,走到車門附近等候。待車輛停穩、車門完全打開后再下車,下車過程中要快速有序,不要在車門處停留或猶豫。如果下車時發現車門即將關閉,不要強行下車,應等待下一站再下車,以免被車門夾傷。
同時,要注意公交車或地鐵的車門通常有感應裝置,當有物體被夾時會自動打開,但不要依賴這一裝置,還是要主動避免身體部位或物品靠近車門。若發現車門存在故障,如關閉不嚴、開關異常等,要及時告知司機或工作人員。
問:在工業園區內騎行電動自行車,遇到園區內的貨車正在裝卸貨物,該如何安全通過?
答:在工業園區內騎行電動自行車遇到貨車正在裝卸貨物時,要采取謹慎的措施安全通過。首先,要提前減速慢行,保持與貨車的安全距離,一般至少要保持 5 米以上的距離,避免靠近貨車的車身和裝卸區域,防止被貨車上掉落的貨物砸傷或被貨車突然移動時碰撞。
要仔細觀察貨車的狀態,看貨車是否有移動的跡象,如司機是否在駕駛室、車輪是否有轉動的趨勢等,同時觀察裝卸人員的操作情況,避免與裝卸人員發生碰撞。如果貨車周圍的裝卸區域占用了部分道路,導致通行空間狹窄,要先停車等待,等裝卸人員示意可以通過或裝卸工作暫停、留出足夠的通行空間后,再緩慢通過。
通過時,要集中注意力,保持車身平穩,不要在貨車周圍停留或繞行,快速通過該區域。騎行過程中,要鳴喇叭示意,提醒貨車司機和裝卸人員注意有電動自行車通過。如果遇到貨車正在倒車裝卸貨物,要格外小心,因為貨車倒車時司機的視線可能存在盲區,要主動避讓,等貨車完成倒車并停穩后再通過,切勿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