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駕駛是什么?
2015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中國每年有逾20萬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時常超載的城際大巴,嚴重缺乏的安全駕駛常識以及令人堪憂的執法狀況,如此種種,致使中國交通事故頻頻發生。
另外,這一組讓人揪心的數字,也讓中國成為世界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高的國家。禍患猛于虎,交通事故更是此中之最,在國家經濟穩健發展的當下,仍有如此大量的慘烈傷亡發生,我們痛心疾首之余,縱觀各類交通事故之起因,無不直指安全駕駛的缺失。
可見,大部分禍患的發生都是人為的疏忽所致,而人為的禍患從來都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如何避免交通事故的產生,保障自身安全,便成為了每個駕駛員都必須面對的生存考研。
何解?
歷史的發展早已告訴了我們答案,上世紀50年代,為減少年復高漲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afety Council)于1964年開展了世界首期防御性駕駛培訓。至此之后,防御性駕駛培訓傳播到世界各地,迄今為止,已在世界范圍內持續了50多年之久,大多數世界500強企業均先后開展了DDT培訓,挽救了成千上萬名駕駛員的生命。
防御性駕駛之所以如此適用,主要緣于其科學系統的駕駛方法。該方法能引領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對不同的駕駛環境中出現的危險做出準確地預先判斷并提前采取適當的應對之法。
防御性駕駛不是簡單粗暴的經驗總合,而是一套對駕駛實踐進行系統總結和科學規劃的安全駕駛技巧,是面對各種情況如何預測、遠離和應對危險的駕駛技術和用路哲學。其核心是“預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是司機安全駕駛技術的“必修課”,是保障駕駛員人身安全的“錦囊妙計”。
誕生于美國的防御性駕駛培訓,在二十世紀90年代,經由石油外資企業帶入中國,如康菲、雪佛龍和殼牌石油等。該培訓在國內最早出現在深圳中海油以及各類外資合資油田企業當中,其后便在化工、交通運輸、制造、銀行金融等行業普及開來,為越來越多的企業認可并接受。
國際上知名的防御性駕駛認證機構主要有以下幾家: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Driver Education
■ National Safety Council (NSC US) Light & Heavy Vehicles
■ RoSPA Royal Society for Prevenation of road accidents (U.K)
賽為是國內唯一取得認證資質的培訓機構,于2014年9月成為IVV中國大陸唯一認證防御性駕駛培訓中心。
防御性駕駛是通過對周圍道路環境和其它道路使用者的行為的預判來駕駛車輛的方法。它可以挽救生命、時間和財產。
Driving to save lives, time, and money, in spite of the conditions around you and the actions of others.(摘自American Society of Safety Engineers ANSI/ASSE Z15.1 )
防御性駕駛技術不是教人開車的方法,而是一套對駕駛實踐進行系統總結的安全駕駛技巧,是面對各種情況如何預測、遠離和應對危險的駕駛技術和用路哲學,其核心是“預防”。從某種角度說,它是司機安全駕駛技術的“必修課”,而不只是從自己慢慢積累的駕駛經驗中獲得。
防御性駕駛是一套有技巧地、有系統地駕駛方法。引領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對不同的駕駛環境中出現的危險作出準確地預先判斷并提前采取適當的方法。
防御性駕駛始于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第一次開展防御性駕駛培訓的是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afety Council于1964年,迄今在全世界已經開展了50多年。 絕大多數的世界500強企業均開展了DDT培訓,迄今約有上千萬人參加了各種防御性駕駛培訓(教室、實操、網絡培訓)。
防御性駕駛培訓在國內最早是由外資石油企業帶入中國,主要始于深圳中海油和外資油田的合資公司,比如康菲、雪佛龍和殼牌石油等。慢慢在化工、交通運輸、制造、銀行金融等各行各業越來越多的企業普及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