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大巴司機冬季安全駕駛的這些要點,你get到了嗎?
隨著冬季的到來,旅游大巴司機面臨著更加復雜的駕駛環(huán)境。為了確保乘客和自身的安全,以下是一些關鍵的安全駕駛要點。
一、行車前的準備
車輛檢查:出車前,必須對車輛的安全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包括轉向、制動、燈光、儀表、喇叭、雨刮器等設備,確保其齊全有效。特別要注意車輛的防滑鏈條、門窗玻璃防凍以及發(fā)動機缸體等部位的維護,確保車輛能在低溫環(huán)境下正常運行。
視線清晰:在發(fā)車前,務必用除霜器、毛巾等工具將前擋風玻璃、后視鏡及側窗玻璃上的積雪、冰霜及水霧清理擦拭干凈,確保視線不受阻礙。
二、行車中的注意事項
保持車速平穩(wěn):冬季路滑,需保持車速平穩(wěn),操作均勻,避免猛加速、急剎車和突然轉向等危險動作。在雨雪路面上,車輛的制動距離會大大延長,因此需與前車保持較大的安全距離,在轉彎和變道時要輕打方向盤,適當加大轉彎半徑,避免車輛側滑。
切勿疲勞駕駛:駕駛人睡眠質量差或不足、長時間駕駛車輛,容易疲勞。駕駛疲勞會影響到駕駛人的注意、感覺、知覺、思維、判斷、意志、決定和運動等諸方面,進而引發(fā)交通事故。白天連續(xù)駕駛時長不要超過4個小時,之后要停車休息至少20分鐘;若有夜間駕駛需求,連續(xù)駕駛時長不要超過2小時。
正確使用燈光:霧天出車前記得全面檢查車輛的燈光裝置,行駛時要遵守燈光使用規(guī)定,打開霧燈、尾燈、示廓燈和近光燈,充分利用燈光提高能見度,看清車輛及行人動態(tài)。霧天行駛不要使用遠光燈,因為遠光燈的光線在霧氣中會發(fā)生漫反射,導致車前區(qū)域呈現(xiàn)出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反而大大降低了視線清晰度,增加了駕駛的風險。
降低車速:霧天行車時,一定要嚴格遵守交通規(guī)則限速行駛,千萬不可開快車。霧越大,可視距離越短,車速就必須越低。
不要盲目超車:霧天行車不能軋線行駛,不要盲目超車,否則會有與對向的車相撞的危險。在彎道和坡路行駛時,應提前減速,要避免中途變速、停車或熄火。
不要急剎車:在霧中行車時,一般不要猛踩或者快松油門,更不能緊急制動和急打方向盤。確需降低車速時,先緩緩放松油門,然后連續(xù)幾次輕踩剎車,達到控制車速的目的,并可以有效地提醒后車注意。
使用喇叭進行提示:在霧天或能見度低的情況下,使用喇叭可以提醒周圍的車輛和行人,提高行車安全。
三、特殊天氣條件下的安全措施
防止涉水陷車:當車經(jīng)過有積水或者立交橋下、深槽隧道等有大水漫溢的路面時,首先是停車查看積水的深度,最簡單的方法是水深不能超過排氣管的高度,如果超了,應選擇其他路線繞行。
不宜加速超車:雨中行車,要隨時注意前車的行駛速度和方向,絕不可因前車速度慢而加速超車。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由于各車道的車速相對較高,司機的視角變窄,加上路面濕滑,強行越線超車時,稍動方向就很容易造成車輪打滑,極易造成與其他車輛發(fā)生刮蹭,引發(fā)車輛側翻等意外事故。
防止行車中撞人:由于雨中的行人撐傘,騎車人穿雨披,他們的視線、聽覺、反應等受到限制,有時還為了趕路、爭搶換車橫穿猛拐,往往是車輛臨近時驚慌失措而滑倒,使司機措手不及。遇到這種情況時,司機應減速慢行多鳴笛,耐心避讓,必要時可選擇安全地點停車,切不可急躁地與行人和自行車搶行,防止撞倒行人。
避免緊急制動:在冰凍結雪道路上行車時一般應保持均勻的行車速度,即使在需要提高車速時,也要慢慢踏下油門不要加速太猛,以防兩驅動輪因突然增加轉速而打滑,或因左右輪在急加速中遇有不同阻力而產(chǎn)生急驟橫滑。
四、冬季行車的其他建議
合理預熱車輛:由于冬季氣溫較低,潤滑油的粘度會增加。因此,在啟動車輛時,應避免過長時間的怠速。建議預熱時間控制在30秒以內,之后通過輕踩油門逐漸提升速度,使發(fā)動機溫度逐漸上升。
起步需謹慎:在起步時,務必保持輕柔,給予發(fā)動機和輪胎適應溫度的時間。這樣做有助于減輕發(fā)動機的負荷,并保護輪胎免受過大壓力。
控制行車速度:鑒于冬季路面濕滑,降低車速至關重要。無論天氣狀況如何,都應減速慢行,并保持安全的車距。
及時清除車窗霧氣:冬季車窗容易起霧,應迅速使用車內除霧功能或開啟空調進行吹干,以保持良好的視野。
合理使用霧燈:在霧天行駛時,應正確使用霧燈以提高能見度。但需注意避免濫用,以防對其他駕駛員造成干擾。
會車時減速慢行:在會車過程中,應提前減速并保持高度警惕,以應對突發(fā)情況。始終牢記,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選擇合適的停車地點:停車時,應選擇安全且平坦的地點,避免停放在冰雪覆蓋或斜坡區(qū)域,以確保車輛的穩(wěn)定性。
通過遵循上述安全駕駛要點,旅游大巴司機可以在冬季復雜多變的道路條件下,確保行車安全,為乘客提供舒適、安全的旅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