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駕駛+急救技能":雙重保險打造危貨運輸企業安全護城河
在G15沈海高速鹽城段應急演練現場,陽光灑在寬闊的柏油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一輛?;愤\輸車宛如一個巨大的鋼鐵巨獸,在車流中平穩行駛。車上的駕駛員王師傅,身著整潔的制服,神情專注地握著方向盤,目光不時掃視著前方和兩側的路況。
突然,前方道路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障礙物,這就像是平靜湖面中突然泛起的巨大漣漪,打破了原本的有序。王師傅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起來,他迅速啟動了大腦中的應急反應機制。首先,他憑借著平時在防御性駕駛培訓中積累的豐富經驗,開始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他快速評估了后方車輛的距離和速度,判斷是否有足夠的空間進行變道;同時,他也留意著旁邊車道的車輛動態,確保變道時不會引發新的危險。
緊接著,他毫不猶豫地采取了減速措施。他穩穩地踩下剎車,車輛如同被馴服的駿馬,速度逐漸降了下來。輪胎與地面摩擦發出的輕微聲響,仿佛是王師傅冷靜應對危機的沉穩節奏。在減速的過程中,他的雙手緊緊握住方向盤,保持車輛的穩定,防止因急剎車而導致車輛失控。
當速度降到安全范圍后,王師傅開始實施變道操作。他熟練地打開轉向燈,向后方車輛發出明確的信號。在確認旁邊車道安全后,他緩緩轉動方向盤,車輛猶如靈動的魚兒,平穩地駛入了新的車道。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沒有絲毫的慌亂和遲疑。
隨后,王師傅通過車載系統迅速啟動了“一鍵聯防”機制。這一機制就像是一個強大的安全網絡,一旦啟動,相關的救援部門和監管機構就能立刻收到警報信息。系統會自動上傳車輛的位置、行駛狀態以及當前面臨的緊急情況等詳細數據,為后續的救援和處置工作提供準確的依據。
王師傅這一系列嫻熟的應急反應,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自山東某危貨運輸集團與賽為安全科技聯合開展的駕駛員安全能力提升工程。在這個工程中,駕駛員們接受了系統、專業的培訓,不僅掌握了防御性駕駛的技巧,還具備了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能力。
一、雙重安全體系構建背景
在當今社會,危化品的運輸就像是一條無形的紐帶,連接著各個工業領域的生產和發展。然而,?;返缆愤\輸也伴隨著巨大的安全風險。據應急管理部2022年數據顯示,?;返缆愤\輸事故中,駕駛員人為因素占比達68%。這一數據就像是一記警鐘,時刻提醒著人們駕駛員安全意識和技能的重要性。
造成這一高占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部分駕駛員安全意識淡薄,在長期的運輸工作中,容易產生麻痹大意的心理。他們可能會忽視一些潛在的安全隱患,比如車輛的日常維護檢查、疲勞駕駛等。另一方面,一些駕駛員缺乏專業的應急處置技能培訓,當遇到突發情況時,往往會驚慌失措,無法采取正確有效的措施,從而導致事故的發生和擴大。
《“十四五”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規劃方案》明確要求運輸企業建立“預防 + 應急”雙重防控體系。這一要求的提出,是基于對?;愤\輸安全現狀的深刻認識和對未來發展的戰略考量。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返倪\輸量不斷增加,運輸范圍也日益擴大。建立雙重防控體系,能夠從源頭上預防事故的發生,同時在事故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進行應急處置,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在此背景下,集團作為年運輸量超200萬噸的龍頭企業,展現出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作為行業的領軍者,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不僅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還對整個行業的安全形象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集團率先與賽為安全科技建立戰略合作。賽為安全科技在安全管理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雙方的合作就像是強強聯合,為構建?;愤\輸安全新范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防御性駕駛培訓體系創新
賽為安全首席培訓師徐志敏老師,是一位在安全培訓領域有著豐富經驗和深厚專業知識的專家。他深知防御性駕駛培訓對于危化品運輸駕駛員的重要性,不僅高度契合交通運輸部《道路運輸駕駛員應急駕駛操作指南》要求,也能為駕駛員提供了更加系統、全面、實用的培訓。
1. 三維情景模擬系統
三維情景模擬系統就像是一個虛擬的駕駛世界,集成了高速公路、山區道路、城市擁堵等30種典型場景。在這個虛擬世界中,駕駛員們仿佛置身于真實的道路環境中,能夠親身體驗各種復雜的路況和突發情況。
運用VR技術,系統能夠高度還原《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規則》規定的特殊狀況。比如,在模擬的山區道路場景中,駕駛員會遇到陡峭的坡度、急轉彎、落石等危險情況。通過VR設備,駕駛員能夠感受到車輛在崎嶇道路上的顛簸和晃動,仿佛身臨其境。這種沉浸式的體驗,讓駕駛員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應對特殊狀況的技巧。
在模擬高速公路場景時,系統會設置突然出現的障礙物、前方車輛急剎車、惡劣天氣等情況。駕駛員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出準確的判斷和反應,通過觀察、減速、變道等操作來避免事故的發生。每一次模擬演練,都是對駕駛員應急反應能力的一次考驗和提升。
2. 五維能力評估模型
五維能力評估模型從風險預判、決策反應、車輛控制、信息處理、心理素質五個維度建立駕駛員畫像。這一模型就像是一個精準的“體檢儀”,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駕駛員的能力水平。
風險預判能力是指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對潛在危險的識別和預測能力。通過對駕駛員在模擬場景中的表現進行分析,評估其是否能夠提前發現危險信號,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決策反應能力則考察駕駛員在面對突發情況時的決策速度和準確性。在模擬演練中,系統會記錄駕駛員從發現危險到做出決策的時間,以及決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車輛控制能力是衡量駕駛員對車輛操控的熟練程度。評估人員會觀察駕駛員在加速、減速、轉向、剎車等操作中的平穩性和準確性,確保駕駛員能夠在各種情況下安全地控制車輛。
信息處理能力要求駕駛員能夠快速、準確地獲取和分析周圍的交通信息。在模擬場景中,系統會提供大量的交通信息,如路況、天氣、車輛位置等,考察駕駛員對這些信息的處理能力。
心理素質也是五維能力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愤\輸工作面臨著各種壓力和挑戰,駕駛員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在緊張和危險的情況下保持冷靜和理智。通過模擬一些極端情況,評估駕駛員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緒穩定性。
3. 動態培訓檔案
動態培訓檔案對接交通運輸部“兩客一危”監管平臺,實現培訓數據實時上傳。這一舉措就像是為駕駛員的培訓情況建立了一個實時監控系統,監管部門和企業能夠及時了解駕駛員的培訓進度和效果。
每一位駕駛員的培訓數據都會被詳細記錄在動態培訓檔案中,包括模擬演練的成績、五維能力評估的結果、培訓課程的參與情況等。這些數據不僅為企業的培訓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也為監管部門的安全監管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該集團安全總監張先生透露,實施該體系后,駕駛員違規率同比下降42%,跟車距離合格率從67%提升至92%。這一顯著的成效充分證明了“3D + 5S”培訓模式的有效性和實用性。駕駛員們通過系統的培訓,安全意識和技能得到了大幅提升,能夠更加規范地進行駕駛操作,減少了違規行為的發生。同時,跟車距離合格率的提高,也降低了追尾等事故的風險,為?;愤\輸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急救技能標準化建設
參照《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第八條要求,賽為安全開發了“黃金4分鐘”急救培訓模塊。在危化品運輸過程中,一旦發生事故,往往會伴隨著人員傷亡。而在事故發生后的“黃金4分鐘”內進行及時有效的急救,對于挽救傷員的生命至關重要。
1. 車載急救包定制
車載急救包定制是“黃金4分鐘”急救培訓模塊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危險貨物運輸應急救援指南》,賽為安全為危化品運輸車輛配置了防化型急救裝備。
這些急救裝備經過精心挑選和配置,能夠滿足在?;愤\輸事故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急救需求。例如,防化手套能夠保護救援人員在接觸?;窌r不被腐蝕;洗眼器可以在眼睛受到化學物質傷害時及時進行沖洗;各類急救藥品和器械則能夠對傷員進行基本的生命支持和傷口處理。
車載急救包的定制不僅考慮了急救裝備的實用性和專業性,還注重了其便攜性和易操作性。急救包的設計合理,各種裝備分類存放,便于駕駛員和救援人員在緊急情況下快速找到和使用。
2. 情景化考核系統
情景化考核系統模擬氯氣泄漏、油品燃燒等場景下的傷員救護。在這個系統中,駕駛員們需要在模擬的事故場景中運用所學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對傷員進行救治。
模擬場景高度還原了真實事故的情況,包括現場的環境、傷員的傷勢、危化品的泄漏情況等。駕駛員們需要在復雜和危險的環境中保持冷靜,迅速判斷傷員的傷勢,采取正確的急救措施。
例如,在模擬氯氣泄漏場景中,駕駛員需要首先做好自身的防護,佩戴好防毒面具等裝備。然后,迅速將傷員轉移到安全地帶,解開傷員的衣領,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傷員出現呼吸困難等癥狀,駕駛員需要及時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等急救操作。
情景化考核系統通過模擬真實場景,讓駕駛員們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急救技能和應對能力。每一次考核都是一次寶貴的經驗積累,能夠讓駕駛員在面對實際事故時更加從容和自信。
3. 應急聯動機制
應急聯動機制與沿線38家醫療機構建立“綠色通道”。這一機制就像是一條生命的高速通道,能夠在?;愤\輸事故發生后,迅速將傷員送往附近的醫療機構進行救治。
一旦發生事故,駕駛員通過車載系統啟動應急聯動機制后,相關信息會立即傳送到沿線的醫療機構。醫療機構會迅速做好接收傷員的準備,開辟“綠色通道”,確保傷員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救治。
同時,應急聯動機制還實現了信息的共享和協同。運輸企業、救援部門和醫療機構之間能夠實時溝通,了解傷員的情況和救治進展。這種協同作戰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應急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
2023年8月,駕駛員李師傅在G2高速成功處置追尾事故,運用培訓所學及時為受傷人員止血固定,獲集團“平安衛士”表彰。李師傅的英勇事跡充分體現了“黃金4分鐘”急救培訓模塊的成效。在事故發生的緊急關頭,他憑借著在培訓中學到的急救知識和技能,果斷地對受傷人員進行了救治,為傷員爭取了寶貴的救治時間。他的行為不僅挽救了他人的生命,也為魯運集團和整個?;愤\輸行業樹立了榜樣。
四、數字化管理平臺賦能
雙方聯合開發的智慧安全管理系統,是?;愤\輸安全管理的一次重大創新。該系統實現了三大突破,為危化品運輸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1. 生物識別監測
生物識別監測通過方向盤握力傳感器、瞳孔追蹤儀實時監測駕駛員狀態。方向盤握力傳感器能夠感知駕駛員手部的力量變化,如果駕駛員出現疲勞、分心等情況,手部的握力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傳感器會及時發出警報。
瞳孔追蹤儀則通過監測駕駛員的瞳孔變化來判斷其注意力和疲勞程度。當駕駛員疲勞時,瞳孔會出現放大或縮小等異常變化,追蹤儀能夠捕捉到這些細微的變化,并將信息傳輸到系統中。
生物識別監測系統就像是一個忠誠的守護者,時刻關注著駕駛員的狀態,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一旦監測到異常情況,系統會通過語音提示、震動等方式提醒駕駛員,確保駕駛員始終保持良好的駕駛狀態。
2. 風險預警網絡
風險預警網絡接入全國9.6萬處道路監控數據,提前30分鐘推送風險預警。這一網絡就像是一張巨大的安全防護網,覆蓋了全國的主要道路。
通過對道路監控數據的實時分析,系統能夠準確地預測前方道路可能存在的風險,如交通事故、道路施工、惡劣天氣等。提前30分鐘推送風險預警,讓駕駛員有足夠的時間做好應對準備。
例如,當系統檢測到前方道路發生交通事故,導致交通擁堵時,會及時向駕駛員發送警報信息,并提供繞行建議。駕駛員可以根據預警信息,提前調整行駛路線,避免陷入擁堵和危險的境地。
風險預警網絡的建立,大大提高了駕駛員的風險防范能力,減少了因突發情況導致的事故發生。
3. 應急演練云平臺
應急演練云平臺每月自動生成定制化演練方案,實現“一車一策”。這一平臺就像是一個智能的演練設計師,能夠根據每輛車的運輸任務、行駛路線、駕駛員特點等因素,生成個性化的演練方案。
定制化演練方案更加貼近實際情況,能夠有針對性地提高駕駛員的應急處置能力。在演練過程中,駕駛員可以通過云平臺進行模擬操作,系統會對演練過程進行實時評估和反饋,幫助駕駛員發現問題,及時改進。
應急演練云平臺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應急演練的效率和質量,還降低了演練成本。通過線上演練,駕駛員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訓練,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該平臺已通過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認證,相關經驗被納入《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修訂參考。這一榮譽的獲得,充分證明了智慧安全管理系統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它為?;愤\輸安全管理提供了一個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范例。
五、行業示范效應顯現
經過18個月實踐,該集團在?;愤\輸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這些成效不僅為企業自身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也為整個行業樹立了榜樣。
該集團實現了百萬公里事故率0.12次,低于行業均值57%。這一數據的背后,是集團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不懈努力和創新實踐。通過構建雙重安全體系、實施防御性駕駛培訓、開展急救技能標準化建設和應用數字化管理平臺等一系列措施,集團有效地降低了事故發生的風險,保障了運輸安全。
應急響應時間縮短至2.3分鐘。在危化品運輸事故中,應急響應時間的長短直接關系到事故的處理效果和損失程度。該集團通過建立應急聯動機制、優化應急處置流程等方式,大大提高了應急響應速度。在事故發生后,能夠迅速啟動救援行動,將損失降到最低。
保險理賠率下降39%。較低的保險理賠率意味著企業在運輸過程中的風險得到了有效控制,減少了因事故導致的經濟損失。這不僅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資金,也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目前,該模式已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的17家?;愤\輸企業推廣應用。這些企業在借鑒集團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安全管理模式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隨著《“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的深入實施,這種“防救結合”的安全體系建設,正在為危貨運輸行業筑起新的安全長城。它將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